每個開始,畢竟都只是續篇,而充滿情節的書本 ,總是從一半開始看起。-辛波絲卡-

目前分類:歐美文學 (8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溫柔之歌.jpg

人生好難。

路易絲,保母,從這個家庭到另一個家庭。雇主的家潔淨發亮,透出馨香,自己的家卻支離破碎,賃棲之處霉漏苔生。她用無微不至的愛照顧雇主的孩子,自己的孩子離家出走,流落異地。她溫柔順從,竭盡心力照顧別人的孩子,成就雇主夫婦事業的發展、愉悅的假期與享受生活,到最後,他們開始擔心,路易絲會不會過於滲透他們的生活。

人生真的好難。

摩洛哥作家蕾拉·司利馬尼的家境優渥,她選擇站著揭露階級之惡的角度,把主雇關係之間的生活細節,內心描寫真實露骨,冷不防擊中雙薪家庭的核心私慾——想要事業成功與自我成就,養兒育女借他人之手。

這雙手扛起所有迫人發瘋的家務繁瑣、孩子躁動的需索,直到路易絲的溫柔之心失去彈性,這雙手也親自結束掉所有問題的源頭。

故事真實取材自紐約曼哈頓,背景設定在巴黎。歐美成了保母、移工、看護的另一居地,也許連居地都還稱不上,一去就是好幾年,他們當然想過要回家,可是回家後發現,家早已不復存在。路易絲的故事只是異國的一個縮影,還有多少個路易絲的故事正在發生,我們並不知道,也少有人願意知道。

閱讀近年的新住民、移工文學作品時,常於字裡行間讀到溫靭的淚水、啞嗓的委屈,透過文字發聲,很快又稀薄於人群之中,日子仍得照常進行,改變的速度依然緩慢。

知道這些難以負荷或無力改變的問題時,是相當沉重的心情。這種階級問題始終無法消失。比如:凱瑟琳·史托基特《姊妹》敘述一九六二年代美國南方密西西比州白人家庭與黑人女傭的種族隔離,穿插小報復、小手段的反擊方式,讀來有大快人心之感。而蕾拉·司利馬尼榮獲2016龔固爾文學獎的《溫柔之歌》時空拉至巴黎現代都會區諸多外來移民問題。作者以全知敘述者的視角,搖移於各個角色之間,保持著滑潤的距離,情節起伏穩定,專注於議題人物內心的挖掘,但這個議題的針刺實在鋒利,隱隱間仍能感受到一股難以融解的冰冷,也是整個社會問題夾帶的觀感,使讀者在心頭壓著一塊窒鬱的感受。

作者會以如此令人顫慄的結局做為開頭,也別具用心。她想告訴箭在絃上的諸多不友善、不合理與單向榨取,做為警言,要是能寬待為你付出的人,多給人一點餘裕的空間,也許不會有已至絕路的後果。別忘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道理啊。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不勒斯故事3逃離與留下.jpg

 依序閱讀了《那不勒斯故事1我那聰明又出色的朋友》、《那不勒斯故事2新身分新命運》及《那不勒斯故事3逃離與留下》再次進入通衢大街的時光小巷,那些舊街坊、鞋店、雜貨鋪重新喚起兒時記憶,鄰人咆哮難解的家務事,身處喧囂卻無人通曉的心意。人生有太多掛礙無法對親人或配偶啟口,閨蜜成了難能可貴的出口。作者緩緩細述艾琳娜這名自傳性角色與莉拉之間的深刻友情,沉浸於故事時光中,使人悠然想起過往的片片斷斷,一些人,一些事。

 1960年代那不勒斯年歷經工運、法西斯份子與共產黨的互鬥、濫權暴行,社會動盪,牽動資產階段與勞動階級的命運。而艾琳娜自幼對要人命的辭彙:戰爭、瓦斯、工作、結核病、感染……等等,深入體膚記憶,直至成年後,政經與嚴峻環境的衝擊,使兩人走向不同的命運。

 《那不勒斯故事1你是我聰明出色的好友》細述艾琳娜與莉拉自小開始的情誼,互相啟發,互為對手的回憶,直到莉拉踏入婚姻。《那不勒斯故事2新身分新命運》談到女性抗拒自身命運,選擇屈從慾望的斷然棄絕性。那種飛蛾撲火般的境遇,咒罵與暴裂,挑戰人的自私與殘酷,使同時一起長大的街坊鄰居,轉變成命運的阻礙。卷一與卷二,艾琳娜失去愛情,莉拉背離了婚姻,兩人關係疏遠。卷三,莉拉離開丈夫的經濟掌控,成為勞工階級,捲入工會運動,生活條件緊繃。另一方面,艾琳娜成為作家,過著優雅的生活。孩子出生後,她陷入寫作事業與家庭照顧兩頭燒的困境,她的丈夫對此不予聞問。

 那不勒斯故事對於人物命運全景式的描繪橫跨三代。艾琳娜與莉拉兩人間互為鏡像的關係,作者對於人物的心理剖析與行動刻劃極為細膩。聰明的女性所受到的壓迫與成長過程,脫離不了以男性為主的義大利社會情勢,莉拉代表反傳統的女性,聰明、果敢、堅毅、勇於承擔,選擇經濟獨立,逃離了那不勒斯;艾琳娜也逃,她選擇的方式是努力升學,擺脫貧困,成為知識份子,遠離那不勒斯的市井生活。

 兩人對於新生活與舊家庭的崩解,字字掙扎,行行血肉。原生的家庭環境彷彿是無限的束縛,就算她們沒有在那不勒斯生活,整體社會的巨大變化與走向,無形中,又把她們兩人拉回了那不勒斯。莉拉與艾琳娜所做的每一個決定裡,都可能出現我們的影子。

 作者藉由故事中的艾琳娜,提出為何要寫女主角努力擺脫生長環境的奮鬥,「坦誠描述人類經驗的必要性,每一個經驗,包括看似難以啟齒,我們連對自己都不提的問題。」包括求學階段、家庭經濟、男女關係、婚姻、工作,這些圍繞人生的事情,人與人之間產生的齟齬、爭執與紛端。

 莉拉象徵一種知性、創新、膽大、敢於反抗與改造的文化種苗,冷酷無情又精準帶來復甦的生機,相較於,艾琳娜据於傳統書寫位置,頑固堅守秩序,接觸政治與反威權文學以及有傷風俗的那不勒斯倫理。縱然,秩序顯然崩壞,兩相對照與拉扯不斷,景物依舊,人事皆非,那不勒斯這座城市裡的懦弱、風骨與抑鬱不安,建築倾頹與混亂,使得人們漸漸看不清事物的真相,艾琳娜認為,這個世界都是這樣。

 作者艾琳娜.斐蘭德的敘事節奏充滿耳熟能詳的日常,卻能提昇至一種膾炙人口的語境。前三部曲鉅細靡遺敘述兩個女孩自幼的成長故事,自傳性濃烈,枯燥冗長時,又突入關係的變奏,使心理性的張力如同棉織的網,柔和又充滿暴怒,牽動所有角色命運的軸心,讀來酣暢。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我寫給世界的信.jpg

這是我給世界的信

世界不曾寫給我——

大自然說出簡單的消息——

帶著溫柔的莊嚴。

 

她的信息交給

我看不見的手——

基於愛她——親愛的——同胞——

請溫柔地批判——我。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帝國之秋.jpg

 《帝國之秋》是肯.弗雷特史詩三部曲之一,故事以1911年到1924年間所發生的史實為藍本,書寫一次世界大戰與其前後數年間全球局勢的重大變化,包括歐陸幾個大帝國的興衰、舊階級革滅與新階級興起,以及女權的發展等等,這些都有因果上的關係,對後世造成的影響淵遠流長。這場大戰如同一場星球級的颶風,將一切打亂、重置。

 故事從南威爾斯一個產煤的小鎮揭開序章,剛滿十三歲的見習礦工比利進入礦坑的第一天,英王喬治五世於同日加冕,相同時間軸裡,截然不同的兩條人生路是當代懸殊的階級縮影。帝國正從盛夏慢慢地走向秋天。

 一戰前,世界把持在歐洲幾個大帝國手上,而帝國內的子民則掌握在皇室與貴族。當時的宗教與帝國互為狼狽,庶民因根深蒂固的君權神授思維,對於皇室與貴族的種種剝削與壓迫逆來順受,而農村或是鄉間則是父權壓制女權,跨洲則有殖民與蓄奴。

《帝國之秋》藉由真實與虛幻人物穿插描述戰爭前後的故事,但背後書寫的卻是20世紀人類在階級制度上的變化,一次大戰只是催化劑,而它真正的成因則是權貴與列強間爭權奪利的自私行為。國際間功利主義掛帥,這點從沒改變,外交辭令掩蓋列強的掠奪私欲,文明成為掩蓋血腥的裹屍布。

 發動戰爭往往只是少數當權者的決定,卻牽動千萬人的命運。反戰者意見被駁回,奧國侵略塞爾維亞、俄國決定軍事動員而非談判、德國拒參國際會議,英法加入戰爭,這些國家都必須為一戰承擔責任。朱利安.拔恩斯於《回憶的餘燼》談到歷史產生在記憶的不完美與文件的不充分交接處,是所有參與者的共同回憶。但記載於史書的歷史卻可能只是勝利者的謊言,或是失敗者的藉口。這說明了歷史記載的不客觀性與不全面。

 肯.弗雷特提供一種較無爭議、偏向主流歷史的觀點,即知識份子的觀點。無可奈何的是,故事必須建立於史料上,歷史詮釋的壟斷在本書中顯露無遺,無論是勝敗的任一方都能主導各項記載的走向。故事中小人物心聲並不是正史關心之事,卻是無情戰爭中,有血有肉的真實存在,他們憂懷生存的萬千事只是渺小的、可被犧牲的籌碼。

 帝國之秋》有許多大國勢力在國際間暗中較勁的描寫,揭開文明話語下,功利與本位主義的真實想法。像是美國威爾遜總統努力扮演串連世界和平的大使,鼓吹國際聯盟主持世界秩序,卻因為忌諱國內黑人可能侵害白人權利,而在國際會議上對於日本所提出的種族平權消極以對。英法指責德國扶植列寧推翻俄國沙皇,卻對自己在許多殖民地所犯下的罪惡支字不提。近期,發生於緬甸的種族衝突,就是英國殖民緬甸時兩手策略所種下的惡因。俄國十月革命後,英國資助「白軍」反革命勢力的理由絕對不是為了俄國人民,除了破壞俄德結盟外,更包括擔憂布爾什維克主義之風吹襲倫敦。

 肯.弗雷特更試圖探討許多事,諸如:

 神旨被宗教代理人綁架,聖經版本之間被任意解釋甚至出現歧異。故事中,礦工比利的父親是工會代表,偏向保護勞工的社會主義路線,其內心對宗教服從近乎盲目,這不只是情節設計,即便是二十一世紀,類似的情況也散佈各個社會角落。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女孩們.jpg

  伊薇生長在中產家庭,十四歲時面臨父母離異,母親將送她進入寄宿學校,面對青春期對性的好奇與渴望,她是一個對自己沒有自信的女孩,渴望被關注卻又怕自身的缺點被看見,鎮日困於自我糾結。彷彿是命定的一天,她在遊樂園看見特立獨行的蘇珊,立刻被她充滿自信的氣息所吸引,將對自身的期望投射於蘇珊身上。為了接近她,一步步走向荒唐無稽的集體生活,成為獻祭給羅素的貢品,自此沉淪於毒品、偷竊、性亂交與謀殺的邊緣。

  羅素,這個角色是以查爾斯.曼森為原型所創造出來的角色,並以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中,震驚美國、惡名昭彰的曼森家族犯罪案為背景。

  故事把焦點放在伊薇「誤入」而又「甩出」共謀圈的寫實進程,層層逼近女孩們從念頭、崇拜、奉獻、無法自拔的種種癲狂,解開扭曲內心且寄宿其中的騙局。

  作者以中年伊薇的角度,回顧一九六九年的不安歲月。即使一切事過境遷,她依舊恐懼於那份埋藏心中已久,至今無人發現的事實。

 

我過我的生活,在女孩圈裡

 

  「女孩」本身,在一九六九年代即是一種「劣勢」。伊薇與蘇珊所待的集體牧場,即使手握鼓脹的權杖,也無法使她們探索與造就自我,反成貶抑。

  伊薇的外婆是出色的電影明星,母親的注意力放在新伴侶身上,她面對自己既不出色也無男友的陰影下,心靈能量退化,陷入空想,對於他人的稍加和善感到可貴,在脫離母親,想要精神獨立時,蘇珊展現出來的特質,介於母親與孩子兩者之間,讓伊薇想獲得她的關注。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打字機上的繆思.jpg

  潔西‧波頓(Jessie Burton)在出版小說《娃娃屋》與本書《The Muse》(中譯:打字機上的繆思)之前,曾經為許多歐美雜誌撰寫散文與隨筆小品文,這類文體需要豐富的人間觀察與細膩的自我內心對話,或許正因如此,閱讀她的小說時常能感受到屬於文字本身的魅力,文風率直貼近人情。

  篇章開頭,作者引用約翰‧伯格:「故事再也不會只有一種講述方式」。他是一位左派思想家,也是藝術文學評論大師。這或許可以解釋作者選擇一位黑人女子奧黛兒(Adele)為主角,以她的角度寫出看似文明理性的倫敦,人心的暗處卻隱藏隨處可見的階級意識與種族歧視。奧黛兒的家鄉千里達在當時正受到全球化的衝擊,在資本主義影響下,年輕人對未來茫然沒有目標,即使受過高等教育也無法於國內找到理想工作,被迫出國作移工。故事背景處於一九六七年。對照當前台灣的社會實景,是不是充滿既視感?

  故事中另一個背景:一九三六年的西班牙內戰,歷時三年,當時的美國大使克勞德.鮑爾斯認為,「西班牙內戰彷若世界大戰的彩排」。

  潔西‧波頓以傾左青年角度切入當時西班牙的社會狀態與民心想法。以一幅充滿象徵西班牙如何自相殘殺,懷裡抱著自己頭顱的畫。這幅畫名為〈露菲娜與獅子〉,它如何逃過西班牙內戰及二次世界大戰,於多年後,重現於藝廊。奧黛兒慢慢發掘畫中,影子畫家與愛人間依存卻顛倒的關係。

  在文學方面,作者也試圖探討作品與作者與讀者間的關係。奧黛兒是藝廊的打字員,喜愛寫作也頗具天分。她時常疑惑自己寫作的目的,在堅持初衷與取悅讀者間拉鋸拔河。故事提到羅蘭‧巴特〈作者之死〉中的主張--作者完成作品那刻起,文字的詮釋已交付到讀者手上。

  經歷一切後,奧黛兒最終學習到,作者擁有創作當下所秉持的信念就已足夠。而作品本身的意涵真相正是藝術本質的秘密,觀賞文學與藝術不該受到世俗權威影響。

  《打字機上的繆思》中以一幅畫牽動兩個世代,故事交互切換兩個時空。小說的現實中若有所意旁引西班牙的聖徒傳說,營造當代與歷史間的虛幻感。人世間萬事相互影響,看似不同的人生裡卻往往有許多雷同的境遇,與其說是命運,其實是關乎於人性——愛欲、自私與貪婪——總是主宰多數人的一生。

 

書名:《打字機上的繆思》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惡魔學者.jpg

  《惡魔學者》是一部宗教色彩非常濃重的小說,故事中主角設定為無神論知識份子,一位專長為神話、猶太─基督教宗教文獻的常春藤大學教授大衛.厄曼作為證道者。

 

  大衛.厄曼受託一項神祕請求,他帶著女兒黛絲前住威尼斯,留她和保母在飯店,獨自前往聖十字3627觀察一樁奇特的現象。過程中發生神秘驚恐事件後逃回飯店,打包行李時卻發現女兒突然消失。在他經歷對抗魔鬼的威脅利誘,最後通過天使的考驗,保有基督教義中人類重返伊甸園的一絲希望。這裡所指的希望應該就是對上帝與耶穌的虔誠信仰。

 

  作者安德魯‧派柏藉由與約翰‧密爾頓的西方經典史詩作品《失樂園》之間頻繁的文本互涉,跳過驗證的過程,間接暗示《舊約聖經─創世紀》裡頭所述為真實發生過的故事,作為本書所有神秘與恐懼的力量來源。而《失樂園》主要是根據聖經《舊約全書》創世紀篇前三章為主的記事詩。撒旦和墮落天使們反抗上帝被打入地獄,撒旦逃入上帝所造的人類世界,潛入伊甸園,引誘亞當與夏娃吃下知識樹上的禁果。人類被趕出伊甸園,必須終生以悔恨與禱告祈求上帝求得救贖。

 

  本書與西方宗教地緣有密切的關聯,主述的內容是他們自小耳濡目染的聖經故事,在閱讀時很容易融入故事,心生恐懼。故事視角採第一人稱,在現實、回憶與第三者日記交互穿插產生時間上的迷霧,並刻意拉大空間,讓故事的場景從開場的歐洲義大利,再橫貫美國東西,甚至到達北方加拿大,最後在極富文化與歷史資產的紐約中央車站結束終極的善惡戰爭。

 

  在閱讀的過程中,作者不只一次提到另一本著作:羅伯特‧伯頓《憂鬱的解剖》。其中點名憂鬱與孤獨是內心的暗影,也是引入魔鬼的食餌。這是屬於人心的脆弱,即使不將它與惡魔劃上關連,憂鬱症也是令人難以抵擋的世紀病症。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幽影王冠.jpg

/薩芙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奇幻作品走向殘暴血腥的鬥爭世界,有時會夾帶一點反烏托邦的諷刺寓意,在權力與慾望的擺盪裡,展現人性幽暗的一面。《幽影王冠》便是屬於這類風格的故事,在這個架空的世界中,女神對人類所懷帶的態度似乎是曖昧不明、喜怒難辨,和一些神話故事相同,天神的形象遊走於善與惡之間。

 

   芬貝恩島四面環海,島上女王的天賦來自女神賜與,在君權神授的設定下,女王的權力時限也受女神控制。每一代女王在退位前會產下三胞胎女嬰成為下任王位的競爭者,分屬三個不同天賦能力的派別:毒物使、元素使與自然使。她們將會共同生活至能力初顯後分開,由三個派別家族領養培育,等待成年後相互殘殺至最後一人,成為島上唯一的女王。這樣的情況也可能會有特例,若是四胞胎,最後的女嬰會被認定成女神特別的恩寵成為靛藍女王,她另外的三姊妹也能生存下來。

 

   此次僅試讀《幽影王冠》上集。我參與的測驗結果是元素使米拉貝拉,拿到的風暴之瓶也是元素使。(不曉得是不是呼應故事情節的發展?)

 

 

   故事中,女王的繼承權與其說是天賜更像是詛咒。人物設定上光是天賦能力與內心善惡的交互組合,就有相當潛力發展出錯綜複雜的人性鬥爭,恩怨情仇,精采可期。作者行筆的語調流暢,人物設定上比較偏向善惡兩端,幾個主要的出場人物在面對親情與愛情時,敢愛敢恨,有時甚至愛恨兩極。故事視角採用第三人稱,透過頻繁的人物切換,試圖平均地描述三位女王。上集的前半段在作背景介紹與鋪陳,進展的速度較為緩慢。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歐眾神.jpg

/薩芙

神話源遠流長的原因,在於它提出人類的希望和恐懼,人們以詩歌、口傳的各種形式傳頌。而神話提供的世界和宇宙觀,普遍反映人對巨大異象的敬畏:暴風雨、雷電、洪水。北歐神與希臘神有不同的譜系。希臘以神人結合「半神」的遺棄與回歸為主。北歐神話中,世界之始源於巨人尤彌爾,天神由他所創,主述天神與巨人之間的爭戰。

這種創世犧牲的神話起源,出現於印度、中國、北歐以及基督教的講述之中。

北歐神話現今的譯文,絕大多數來自舊與新艾達文集《詩歌艾達》、《散文艾達》的融合體。尼爾蓋曼的寫作方式,保留詩歌艾達的活潑風格,用對話、獨白、行動敘事,去蕪存菁,加入散文艾達的細節,使北歐神話以簡明的小說文本呈現。閱讀時,你會讀到熟悉的主線任務,但細節上可能有所出入。

紅鬍子索爾,是力量強大的天神之一。他與惡作劇之神洛基之間吵鬧不斷。在〈諸神的寶物〉短篇中,索爾的妻子希芙的金髮禿了。索爾認為絕對是洛基搞的鬼,要他負責。於是,洛基找了矮人工匠伊瓦第做出三樣寶物。偏偏,他又挑撥布洛克、艾崔里兩兄弟的工藝絕比不上伊瓦第,還賭上自己的腦袋。

天神評選的日子來了。

當布洛克兄弟拿出神槌的時候,索爾馬上被這能力強大,來去自如的神器吸引。洛基的腦袋也即將不保,他馬上想出,要砍我腦袋就不能動到我脖子的解脫之道,因此逃過一劫。

類似橋段,也出現在莎士比亞名劇《威尼斯商人》中。放高利貸的猶太商人夏洛克因巴薩尼奧無法還款,索討他身上的一磅肉為代償,法官判夏洛克拿肉時,不能流下一滴血,最後,巴薩尼奧得以解圍。該劇以十四世紀作品《愚人》為本,莎劇幾乎以他人作品為基底編劇,也遠優於原作。可見北歐神話的影響力,許多碑文及雕像仍矗立在瑞典、英國。甚至奧克尼群島和蘇格蘭、愛爾蘭和英格蘭北部留下以索爾或奧丁所命名的地方。

索爾著名的七次冒險中,最膽大包天的就是去巨人之王黑米爾的家搶大鍋子。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墜落之前.jpg

/薩芙

一架私人客機從瑪莎葡萄園島起飛,十六分鐘後墜海,生還者只有畫家史高跟四歲男孩JJ。史高帶著男孩游回到紐約,成為英雄。史高為何會在機上?他的油畫為何充滿災難事件?討論聲浪甚囂塵上,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聯航局、財政部、FBI、客機公司等各方單位搜證調查,抽絲剝繭,「真相」出現各種不同的版本。

故事以全知觀點穿梭於各個角色之中,豐富故事的層次。作者透過史高極富震撼性的五幅油畫,引領讀者進行不由自主地聯想。

第一幅油畫中有個女人,她置身於火車出軌意外現場,是一名倖存者。然而觀畫的「我們」已被點出無法置身事外的參與感——你想幫這女人。

第二幅油畫。女孩置身玉米田,遠方的龍捲風即將來襲。這幅風雨欲來的靜物畫,強調天災的不可防備。「我們」擔心風雨欲來的災禍,可是,當畫中的房子有個男人的手臂,他正把防災門關上。「我們」連同女孩都被關在門外。處境轉變了,「我們」與女孩同為受害者,只能自救了。

第三幅油畫,則是集體死亡。「我們」被剝離了。成為水底下的「你」,單一底層個體窺看大事件的視角。

第四幅油畫。整幅白色顏料下充滿遮蓋的輪廓。只能任「你」盡情想像死亡的模樣。

第五幅油畫完全沒有畫面。只有一句,「為你的不幸深深致哀。」致哀什麼呢?你成了受害者。觀看的方式改變了立場。使你去思考與災難的關係。

五幅畫建構出觀看者心境與視角的轉變——涉入、同理心、窺視、想像、共感。文字所描繪的圖像透過抽象思維,旁觀者的直觀是否來自於經驗?或是以什麼作為判斷的根據?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呼喚奇蹟的光__正封書腰.jpg

/薩芙

在人類年輕的科學裡,「光」常被認為是乘著波前進,是電磁波的一部分,在浩瀚的電磁光譜中,能夠被人類所見的光與其寬廣無盡的族譜相比,只是極為渺小的一部分。在數學的意義中,一個常數除以無限大將會等於零。

《呼喚奇蹟的光》故事裡,以無線電廣播串連幾個人物在時空上的離異,而無線電波也是電磁波的一部分,是故事中那些我們看不到的「光」。

聲音透過機器轉換成廣播信號向天空發射,彷彿有隻巨大的手撒出一張綿密的大網,柔和地籠罩每一個命運相連的人。有部分甚至跑到更遙遠無垠的星海,等待時間的指引。

諾曼第登陸後六十天,法國聖馬洛,如同飄浮海上的模型城市,德軍長達四年的占領期間,集中營、糧票、宵禁,搜刮所有通訊設備,瑪莉的叔公私藏一台收音機,秘密傳遞各種訊息。聯軍佔有空中優勢,撒下一張張油墨簇新的緊急通告,十二架轟炸機逐漸逼近,法國引頸期盼的解放,德軍固守最後的據點,生死交關之際,無線電波交叉劃過傷痕累累的戰場,韋納與瑪莉是如何走過死亡的蔭谷,直到兩人交會的那一天?

火海星鑽,生存與死亡的詛咒。擁有者得以存活,而周遭的人會相繼死去。垂死的德國士官長覬覦它,瑪莉一家守護它。破除詛咒的方法只有一種:投入海洋。這個假定,使故事添加些許浪漫的傳說色彩。

我喜歡安東尼.杜爾說故事的語調,用感性的音律說出理性的事實。例如:「熵」,雖然故事中只用幾行文字提到「熵」,但它卻是整個故事的世界觀。

在已知物理中,並不存在百分之百能量轉換的可能,任何的能量轉換必定會損失一部分能量,這部分損失的能量就是「熵」。一個封閉的系統中,「熵」永遠無法再被利用,導致系統無序、混亂。

發起戰爭的納粹,將自己獨善成獨立系統,為了建立更有序強大的帝國,所以將混亂與無序轉移到其它國家。在故事中,一個德國博士這樣說:「任何一個系統若想降低熵數值,唯一的方法是提高另一個系統的熵數值。」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跳火堆.jpg

 

  阿根廷,經過這麼多年,它所孕育出的文學種子,仍存在著殘酷與悲慟。除了波赫士,我們還能讀到什麼?

  帕德里西歐.普隆(1975-)

  瑪里亞娜.安立奎茲(1973-)

  同時代背景,普隆控訴「他們一直在謀殺年輕人……」,這個他們係指獨裁統治,然而,安立奎茲筆下的女人及小孩,則是備受煎熬的一群。她透過文字諷刺犯罪猖狂,生命像是隨風飛舞的垃圾,女人若要自保,跳火堆竟是激進手段。

  阿根廷的鬼甚至比人還容易防範。因為要不要被嚇得魂不附體由人決定,但是,暴力以一種全面性的黑暗籠罩阿根廷,除魅的過程只有難以想像的恐怖,尤其是人們內心無法逼視的黑暗。主持正義的勇氣逐漸喪失下,人性扭曲變形,每一短篇內的案件背景,安立奎茲的憤怒與顫抖幾乎掩蓋不住。

  十二篇驚悚緊湊的鬼故事裡,你會發現,活人比死人還要可怕。政治諷喻、社會事件成份較高的篇章有七篇,我依力道排序說明(*)。有三篇是純粹鬼故事,不過也反應當時的民情。一篇則是反應繭居族的生活。每一篇都非常出色。

〈髒小孩〉*

敘述者「我」形容自己是關在塔樓的瘋子。這座塔沒有出口,女人藉由巫術信仰祈求平安。最大的張力在於一念之間的正義感,自責、鞭笞、悔恨又能起什麼作用。故事描述布宜諾斯艾利斯最危險的社區——憲法區——在這個社區走路要冷靜。重點是不要害怕,不管鄰居是不是罪犯都要跟他們打招呼——倘若真的是罪犯更要這麼做……警察、藥頭、毒蟲、遊民、變裝癖之間的緊繃關係及箭在弦上的信任瓦解。懷了第二胎的年輕女毒蟲生活紊亂,她的五歲兒子失蹤,而區內卻發生可怕的斷頭命案,出面認屍的女人口口聲聲喊:拿丘。可兩者不像同一人,那個髒小孩到底是不是死者,經接觸過失蹤者的「我」逼問之下,女毒蟲說:「我把他們送給他了。」他,指的又是什麼?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over_二手時代_1124.jpg

/薩芙

  為什麼俄羅斯人離不開伏特加?

  聽說那裡氣候嚴寒,喝酒取暖是好辦法。

  事實上,在那個時代他們的心是冰冷的,血也流乾,酒是唯一恢復血性的方式了。

  在亞歷塞維奇的《二手時代》裡是這麼紀錄的。那些躱在赫魯雪夫式小廚房的人們抱怨戈巴契夫卻歌頌列寧、史達林,他們生於蘇維埃時代的共產主義,緬懷社會主義,對當前所處的資本主義產生無法適應的副作用。藉由酒精製造理性的翻騰,呼喊著:"到一切美好的地方去吧!"這是全民性的藉酒澆愁。

  他們總喊著:「回到以前的生活吧。」

  以前?

  那些西方國家視為畏途的過往:集體農場,共產或社會主義,那對老一輩而言,生活只有戰爭跟勞改,有如揮之不去,如影隨行的恐懼,但這些卻是出生在自由體制下的新生代所無法體會的。這裡試圖探討,為什麼年青人還要崇拜列寧、史達林,把切.格瓦拉式的貝雷帽當成一種時尚?或許,因為資本主義讓貧窮之人毫無翻身的機會,許多倚靠時代而致富的人常被認為手段不公不義,而這些機會主義者在自由貿易致富後,卻常填不滿內心的空虛。大多數失望的良民都去了加拿大或以色列,走不掉的人生活困頓,在劊子手與受害者之間長大,戰爭與和平沒有界限之分。

  這是一本記錄「老蘇維埃」與「俄羅斯」的內心流亡史,以蘇聯解體前的領導人為首的劃分方式。從列寧、史達林、赫魯雪夫、戈巴契夫到解體後的俄羅斯總統葉爾辛與普丁。亞歷塞維奇把每一時期於街頭巷尾與廚房所對談的小人物,將他們的大痛苦做一完整的口述歷史。其中的歷史大事件從不避諱任何人,包括列寧這位共產主義世界中的建立者。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靈的毒蘋果.jpg

/薩芙

  事件發生在1954年一個天色陰鬱,街頭滿佈大雨的英國聖靈降臨節週末,艾倫圖靈被發現陳屍於自宅臥室,床頭櫃上遺留有顆咬了一口的蘋果,房間充滿氰化物特有的苦杏仁味。作者大衛.拉格朗茲藉由負責偵辦此案的年輕員警寇瑞之手抽絲剝繭,一步步推理隱藏於案件背後的秘密。

  不過,這部看似以推理為架構的小說,實際上並不以推理圖靈的死因為主要目的,猶如謎題比謎底更迷人。全書以「悖論」與「人生的矛盾」作為誘發一切的開端,而這兩者就像糾纏於遙距的粒子,隱隱間相互影響。例如:吸引寇瑞進一步深究圖靈生平的說謊者悖論、觸發圖靈解決判定性問題的羅素悖論與哥德爾不完備定理,以及圖靈利用德軍密碼編碼上的矛盾來破解恩尼格馬(Enigma),這是恩尼格馬的漏洞,這正說明人們在隱藏秘密的時候,並不會刻意隱藏矛盾,或是沒辦法隱藏。

  「我們無法逃脫矛盾。矛盾似乎就是人生的一部分。

我很喜歡這個說法。這就是哥德爾讓希爾伯特夢想幻滅之處:數學和邏輯推理永遠不可能完全擺脫不合理的部分。連擁護決定論的愛因斯坦也在量子理論(EX:測不準原理)中感到不安,然而真理會因悖論而暫時失去作用嗎?或許,這和量子的世界一樣,粒子在被實際觀察到之前,所有可能的概率是相互疊加的,但當粒子被我們用儀器捕捉到位置資訊的那一刻,所有的可能將會塌陷成為我們眼前的唯一狀態,這就如同無法同時看到硬幣的正反兩面。我們早已習慣真理的一致性。但,也許我們所認為的矛盾其實是正確的,只是這樣的正確存在於我們還未意識到的世界。

作者藉由寇瑞在調查圖靈案件中,觀照自身的家庭關係及他姑姑的同性關係。這當然也誘發了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思考問題的方式。並試著以客觀的語言,如:科學、數學、邏輯等等來敘說這世界該包容許多的不同,有些事,我們應該抱持著不論證對與錯(有些事是無法證明的),而非糾結於可能的悖論。

「物理學教我們不能用以前的方式看世界,時間、空間非絕對,許多從前被認為不證自明的事都是錯的,或是只有一部分為真。」

另外,圖靈認為,「機器不該被歧視只因它們與眾不同。」

值得一提的,作家大衛.拉格朗茲的手法確實有令人驚艷之處,彷彿讓讀者置入上個世紀的英倫時空。作家後記寫得絕妙,向圖靈微笑致敬。讀者習以為常的是,後記就是作家們談談自己的感觸或鳴謝,但大衛可不這麼做。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鋅皮娃娃兵.jpg

/薩芙

  這本書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亞歷塞維奇重大的人生轉折點,她被以妨害名譽罪名起訴,原告是一名殉職上尉之母以及一名二等兵。

  綜觀她的前二部作品皆是以口述戰爭歷史的紀錄文學,受訪者大多是女人及孩童,還蠻受到世人的肯定與重視。然而這本書卻引起軒然大波,這是為什麼呢?

  《戰爭中沒有女人的臉孔:二戰中女性的聲音》及《我還是想念你,媽媽:101個失去童年的孩子》都是描述蘇聯衛國戰爭,德國入侵造成的破壞以及受戰爭迫害存活下來的聲音,語調溫柔包覆悲傷殘酷的史實。蘇聯瓦解後,她的書寫療癒了俄國人民殘存下戰爭受害記憶的效果。

  但是《鋅皮娃娃兵:聆聽戰爭中死亡的聲音》記錄的是蘇聯入侵阿富汗(1979/12-1989/2),以國際主義義務為名,這場長達十年的戰爭,是入侵者的立場,主戰方的理由並不公義。文中的受訪者,軍醫、護士、軍官、士兵、失去兒女的母親,他們反倒成為這場戰爭中,政府極欲抹去的聲音。

  有些孩子受到愛國情操的驅使前去戰場,可他們的母親等到的卻是鋅皮棺材,不能開棺相見,因為裡頭不是完整的,一名母親哭喊,「裡頭是你嗎?我的兒子。」這名母親悲痛傷絕,僅能企求兒子能入夢相見,然而,她的夢中出現的卻是一名未曾見過的阿富汗人。其實這個母親懷疑,棺中不是自己小孩的軀體,她的餘生除了傷心還有無止盡的猜疑與折磨。

  衛國戰爭,犧牲是英勇的表現。但是,阿富汗戰爭使俄兵成為德兵了。一些軍官結束任務回國,卻無法回到過去的生活。染血的雙手,沒有家人與朋友,無法恢復情感,鎮日杯弓蛇影或稍有不順眼就會想開槍殺人。戰場上的殺戮早已嚴重扭曲他們生命的價值觀與年輕的心靈。

  有些人則是被共青團逼迫、被軍方拐騙進戰場、鐵藜蕀後最黑暗的不是被阿富汗人打死,而是娃娃兵被凌虐至死。其他被派去戰場的女職女官女護士,生活的勇氣蕩然無存。

  受訪者的立場處境難堪,他們活著卻想遺忘,連提都不想。在閱讀中,感受到文字記錄中的顫抖、憤怒與醜惡。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空間中有間隙/而且是較寬大的間隙/這些間隙毫無價值

 

因為我們不會花時間在那兒/我們邂逅來日伴侶/在停車場間的走道中

 

我們相愛,我們爭執,我們開始疏忽/而後撒手人寰

 

所有一切不知不覺發生/薄膜隔離我們/讓我們免於瘋狂,免於墜落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魔幻年代.jpg

 

/薩芙

阿卡迪亞(arcadia),這個地名源自古希臘的田園詩,在希臘真實存在的州,原文有避禍之意,被西方引伸為世外桃源。希臘神話傳說當人們不再互相惡鬥,這裡將再次成為天堂。這句拉丁文”Et in Arcadia ego”,意思是「我也曾在阿卡迪亞」,指出天堂曾經存在,卻被人們遺忘。而在巴黎羅浮宮內,藝術家普桑把阿卡迪亞的牧羊人映在碑文上的影子,提醒人們對生命意義的追尋。

由此看來,《魔幻年代》所要表達的面向就是不斷追尋生命的意義。

故事描述劇組八人從倫敦前往阿卡迪亞的路上,不時出現幽靈纏繞的現象,代表初始之心的「奇爾夫」,以及黑暗之心「馬拉索」竊竊私語般,穿梭在勞歐等人的言談、腦海間,有時他們噤聲不說出「馬拉索」。勞歐試著用各種目光去看劇組裡的人格與時間跟記憶起了什麼作用,他們隨身帶著的問題、恐懼、夢魘、憂慮跟罪疚,就像那二十二件行李,是隨身攜帶困在自己心中的怪物,而旅行讓這些怪物找到平靜還是充滿樂子。車站、街道、畫作與閱讀,以紀錄片鏡頭的方式,呈現他們心智衝破了生活牢寵的自由景象,一場又一場的靈魂內鬥。

以情節來看,較為單向直線,較少意外與轉折,集中於意念與言辯,人物配合演出。全文的語言抽象,多處隱喻,場景跳躍,有時得反覆咀嚼再三,但不一定能完整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念。有時不經意間,則可以擦出一些人生經驗的火花。好比有些段落:「習慣是一種惡魔的力量」、「我們常被不可見的擊倒,焦慮、精神官能、壓力、癌症,等我們看出產生的影響,幾乎太遲了。」。「思念一處世上任何家鄉都無法比擬之處,阿卡迪亞就是那慰藉的象徵,一個延遲實現的極樂應許。

作者班.歐克里藉由形塑阿卡迪亞這個概念,以魔幻寫實的手法,試著將哲學、神學、心理學、引用文學融合一處。據作者所言,自創俳句小說(Stoku)的形式,其四大規則為:必須如夢一般、必須有個統一主題、必須提到天氣或氛圍、必須有個靈光一閃的啟示。從世界俳句協會資料中,甚至有灣俳、英俳、台俳……不枚勝舉。從漢語跟西歐字音在吟咏時,就會碰上不同的隔閡,像是音節、律動。這又是另一嚴謹的研究了。

他的布克獎小說《飢餓之路》的音節律動就讓舌頭跳彈,「起先是一條河。河變成了路。路向四面八方延伸,連通了整個世界。因為曾經是河,路一直沒能擺脫飢餓。……帶著所有這些遺憾,他們回到了神祕的幽靈之鄉。」

而阿卡迪亞並非幽靈之鄉,此地確實存在,是實體,卻又是藝術家手中的虛構,一處物質風化後的僻壤,顯得頹喪。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歲連話都說不清楚的薩魯跳上了一列再也回不了家的火車。跳火車是他跟哥哥討生活的方式之一,月台是等哥哥一起回家的地方,沒有食物或金錢,但有自由。記憶模糊的家鄉地名以及自己的名字讓薩魯在迷路的境遇中,成了孤兒,就像印度十萬多名餓著肚子、路邊乞討的孩子一樣,身心極度痛苦與無盡恐懼共存,他們隨著都可能喪命。
 
  僅靠著探索環境的靭性以及生存本能的敏感,薩魯用他的直覺相信及逃離人性的險惡,在加爾各答這座全世界最危險的城市之一,漂著屍體的河流,人口販子與惡徒,警察是他閃躱的對象。好幾次,他與死神擦身而過;好幾次,他在人們的善意下存活,在人們的惡意中受傷。百萬人口的貧困城市對薩魯來說,每一天都生死交關,而像他這樣的孩子,已經多到難以讓經過的人同情。
 
  從警局、青少年收容中心來到印度兒童贊助收養協會,薩魯幸運的由一對澳洲夫婦收養,直到長大成人,可是他還是想念媽媽、家人,藉由Google Earth搜尋,模糊的家鄉景色漸漸拼湊清晰,地球兩端的尋根之旅,引起國際媒體的關注,讓許多曾經迷途的人,重燃起希望。
 
  十一月即將國外上映的電影由妮可基嫚飾演養母,詮釋跨國收養的繁鎖與理念的起點,她的理念是地球已有過多的人口,貧困飢餓的兒童,透過收養替代生育是必要之急,更令人欽佩的是,她與丈夫仍有生育能力,對於薩魯與第二位收養兒,以不求回報的心態,健全成長,薩魯在女友麗莎的支持下,強化了兩人生命的連結性。而西方文化成長中的薩魯也曾經在求學時迷途,經由養父母的點醒,才回歸正途。
 
  找到返鄉之路後,薩魯才發現,原來自己的名字是斯魯(Sheru),北印度語的意思是「獅子」,也就是電影《LION》描述薩魯這一生不可思議的生命故事。當他三十歲又重新搭上加爾各答快線的車廂時,隔壁車廂的一個小男孩問他:「你叫什麼名字?」、「你從哪裡來?」、「誰是你的家人?」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戰爭沒有女人的臉.jpg

 

2015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為二戰寫下的口述歷史,與《我還是想念妳媽媽》的寫作方法相同,採訪記錄受訪者對戰爭的真實經歷與感觸這本書的受訪者以參與戰爭的俄羅斯女兵為主令人訝異的是在各國的從軍女性數量記錄看來,一百萬女兵遠遠超過英國22萬、美軍德軍的50她們大數多都是自願到前線年齡十四至十五居多有些甚至謊稱十六退役時才二十出頭但她們的內心已成垂垂老矣的老婦結婚生子是奢求也是活下去的源泉

從大量的記錄裡發現她們遍軍中體系從飛行員、海軍、偵察、狙擊、通信、醫護、雜役、步兵、工兵、砲擊甚至民間的游擊隊都見著她們整身男性的裝束、出生入死甚至倖存下來的女兵回家見著幼子時孩子喊的是爸爸而不是媽媽她們的語言、語調裡還有絕望的愛隨勝利的來臨保存一生除了愛家裡什麼都沒有了。

一百萬的女兵從攻入德國柏林到俄國大後方,戰爭改變了她們的話語和聲音。

她們的聲音在戰場上是動人的即便是站崗時隨意哼的曲調也會讓全營的人睡不著她們眼裡看見的除了仇恨也有悲憫醫護女兵救了俄軍也救德兵一塊乾掉的麵包也有人佈施給德兵從他們不可置信的嘴裡聽見「好人她們耳裡聽到隆隆的炮火聲一個剛從家鄉回到陣營的女兵帶來的香味所有人都會排隊去聞她們說那是家鄉的味道

維拉娜.亞歷塞維奇在本書裡的聲音未被抹除可以讀到採訪前她的內心煎與對戰爭的一些想法成書的言談記錄中盡量少的不插話即使提問也是簡潔有力的一句「您被調走了嗎」「你們憐憫他們嗎」「幾歲上前線的」「都做些什麼

她所引出的往往是綿長的悲傷而悲傷根本無法中斷

她們一輩子都在打仗

「愛情是戰爭中唯一的個人隱私其他一切都是共同問題連死亡也不例外」亞歷塞維奇說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克勞斯比鎮是座樸實的新英格蘭海濱小鎮,鎮上的基特里奇夫婦生活跟大夥兒差不了多少。亨利開一間小藥房,奧麗芙是中學數學老師。在藥房、學校跟教堂大致上就能知道鎮上每個人的秘密。

  十三篇互相關連的短篇敘述中,如同鏡頭輪轉般,窺視每一家庭裡的大事件與小插曲,人人都有難言之隱,待援之疾,圍繞他們的生活以及內心的焦慮,透過奧麗芙擦身而過的人際脈絡,探討家庭、學校、社會又是怎麼反噬人們與冷漠無感的奧麗芙。

  主線以基特里奇夫婦家庭故事為縱軸。

  奧麗芙是個事實求是、直言不諱、態度僵硬的女人。在學校,她嚴格對待學童遵守紀律;在家裡,對兒子克里斯多夫的憂鬱與遠走,她不認為與己有關;對丈夫亨利的不解風情,也討厭他對女店員丹尼絲的過度關心。直到奧麗芙因為吉姆的去世嚎啕大哭,亨利才明白吉姆就像他眼裡的丹尼絲。〈殊途〉篇的綁架事件,更劃破夫妻間原本的相安無事,永遠改變對彼此的看法。沒多久,亨利中風,兒子與新媳婦的生活,她也相處不來。亨利去世後,生活在她心中留下巨大的空洞,直到她遇見同樣喪偶的傑克,才開始懂得如果愛在眼前,該怎麼做?

  少數篇章以奧麗芙的學生家庭及鎮民為視角。

  凱文、瑞貝卡,在她退休後重新遇見、聽說他們的情況。優秀的凱文成了精神科醫生,但依舊困於母親的自殺陰影;瑞貝卡被母親遺棄,她的胃不好,強迫偷東西的問題,使得阿姨對她斬斷連繫。另外,鋼琴演奏者安琪拉與市政管理委員外遇、〈冬季音樂會〉裡的鮑伯珍妮夫婦等篇幅,都指向婚姻的背叛面。

  佛洛伊德說:「我們必須去愛,否則就會生病。」故事角色身上的疾病:躁鬱、憂鬱、恐慌、厭食、心臟病、中風、胃食道……又豈是藥物所能控制的一頭獸般,讓人隨時倒地不起。

  如果生活讓人有坐監的感受,〈瓶中船〉這篇提出了有趣的觀點:監獄和軍隊的運轉,靠的就是有規律的生活。而這樣的規律生活逐漸形成咬人的棘手情況。奧麗芙就是隨時想咬人。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 2345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