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開始,畢竟都只是續篇,而充滿情節的書本 ,總是從一半開始看起。-辛波絲卡-

目前分類:歐美文學 (8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台灣封面:塗鴨與玩偶象徵被害孩童

作者:克莉絲汀娜.奧森

 Kristina Ohlsson

  • 譯者:陳靜芳
  • 出版社:三采
  • 出版日期:2011年05月27日
  •  ISBN:9789862294796

 感謝三采文化Jasmine提供試讀機會。

歐洲封面:犯人出現在諾拉門前行李箱旁的紅鞋

為選擇為生命

  每一樁犯罪都是由心理開始。

  《聽話》是一部發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犯罪小說。故事從一名列車上被擄走的六歲女孩莉莉安開始,偵查小組成員本以失蹤案件追查,不久在烏米歐急診室前發現的她屍體後,連續發生年輕女性諾拉被殺,甚至出現第二具嬰屍娜塔莉。而且犯人在兩名嬰孩頭上刻下「沒人要」,才把整個線索導向犯人是個心理變態的可怕連續殺人魔。

  作者克莉絲汀娜奧森(Kristina Ohlsson)選擇墮胎為犯罪報復主題,一場名為戰鬥的復仇,專找毫無抵抗力的孩子下手,懲罰所有沒有能力愛自己孩子,選擇不要孩子的母親。透過傷重的共犯娃娃珍列娜所說:「不能…挑選…要不就愛…有的孩子。要不就一個也沒有…」犯人艾倫‧史田年幼受虐的犯罪心理敍述是在故事尾聲,藉警探艾立克閱報上才知道,你必須震顫到最後…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康納的世界 Overheard in a Dream

 感謝金石堂出版情報及

新苗文化提供此次試讀的機會

大說謊家
  《康納的世界》不單單只是一個故事。故事中育孕了另一個故事,並且隱匿了一名小說家是如何誕生與創作的種種歷程,是一部手法高明,結構層次分明的佳作。

  故事進行中,我們看得到作者桃莉‧海頓整個創作的投入,她藉由知名小說家蘿拉的角色發出屬於創作者的吶喊:「我出賣了我的靈魂,我一無所有了。

  蘿拉九歲的兒子康納被認為是自閉症,但其實是創傷症候。敍述者是一名著重精神分析學派(註1)的精神科醫生傑姆斯從康納每周的治療中抽斯剝繭,找出精神創傷的原由來自他無法清楚記憶的夢境一則象徵性的心理事件,並推估回發生的時間點在兩歲到四歲之間。

  傑姆斯即是讀者容易投射的對象,我們依傍他的觀點,毫無戒備地進入她準備好的第二個敍事中:托岡的烏托邦(故事中叫博那,類似神旨傳達的角色)

  她韃靼了醫學與巫術、男性強權與女性生育種種弱勢的抵抗,試圖打破神話迷思。她也藉由角色蘿拉對自己生氣,「托岡沒有告訴過我任何一件事,這只是我自己反省後的體悟,我領悟到我們很難去判斷別人的行為是對是錯,也許我們從科學的角度所做的考量,未必比從宗教的角度考量要來得高明。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再一次心動 Heart of the Matter

  • 作者:艾蜜莉.吉芬
  • 原文作者:Emily Giffin
  • 譯者:葉妍伶
  • 出版社:馥林文化
  • 出版日期:2011年06月03日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076015
  • 裝訂:平裝

感謝馥林文化提供試讀機會

當愛情走進婚姻裡

  艾蜜莉‧吉芬Emily Giffin這部作品最令我驚艷,把女人在社交與家庭間的心思、困境描述得如此細膩,每一頁都精準描繪身為母親與妻子角色的矛盾與衝突。在亞馬遜書店驚人的書評留言中,有個奇特的現象,評價給的嚴苛是男性讀者,而女性讀者幾乎是讚譽有加。當愛情走進婚姻裡,男人跟女人到底在害怕什麼?

  故事轉折從整型外科醫師丈夫尼克接下燒燙傷兒童查理開始,他與男孩的母親薇樂莉發展超出份界的感情,而查理亦是妻子泰莎,在熟識媽媽圈裡—柔蜜小孩葛瑞森的同班同學。

  作者仔細把外遇所造成的因素擴大探討至長輩、朋友,進而發展泰莎(第一人稱)、薇樂莉(第三人稱)交叉推進的家庭互動、過往戀情、媽媽圈的友誼、親子關係,做一相互的比對。賀爾蒙、單調生活、憂鬱妄想症這三個元素正是母職的象徵。我們不難在故事裡看見身為家庭主婦的泰莎、單親媽媽薇樂莉的各種情緒反應。

    泰莎—明明不認同媽媽圈裡柔蜜與愛波那種道人長短的貴婦生活,卻也常在某些時刻得到安慰與救贖。當她發現一群媽媽友打網球可以自信放鬆、愛波的丈夫一年前也外遇…父母離異,哥哥婚前選擇了別人,她離開職場專心育兒陷入母親所預言—她可能會不再重視自己。「我不知道為什麼我的壓力這麼大,就算只有一下子,就連幼稚園零食這種瑣事也讓我覺得好沉重。

    薇樂莉—當爸爸未死於心臟病前,母親已經在和第二任丈夫偷情。哥哥傑森總是輕鬆地引領她走出悲傷的情境。當查理大到開始想瞭解那個未曾謀面的爸爸時,她忍住眼淚說:「如果他見到了,一定會和我一樣愛你。」兒子在柔蜜家遭受燙傷後,原本防備心重的她更是滿懷著仇恨…

  從系列作品的出版順序中,不難看出,她捉選主題時,是生活的反芻,藉作品的生成一同昇華。前部作品《愛情的抉擇》結局最後仍是回到丈夫身邊,是身為人妻的艾蜜莉‧吉芬的信念。畢竟,她是兩個雙胞胎男孩、可愛女孩的母親,藉泰莎傾訴,是她重要的出口,薇樂莉只是女人們常年在婚姻中的假想。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習慣在早晨擁擠交通中,聽FM97.7 POP RADIO 從主持人KITTY播送的歌曲中醒神。那天,我聽到藍又時〈倫敦的愛情〉就被她吸引住了,在天秤座聽歌時有遞送點歌單出去,可惜表演者並不會此歌。

  後來,我聽到她的另一首歌〈秘密〉

  MV裡,男主角在公園隨意翻掀了一本書,而女主角拾起一看,隱身了一本我非常喜愛的作家小川洋子的名著《秘密結晶》

  喜歡小川洋子是從《博士熱愛的算式》開始的,看完之後,深深重新愛上數學呈現出來的溫柔觸感,那是以往在學習數學時,一閃而過的熱情,現在已然消失。

  分數單元,我記得,非常著迷分母,分子,通分,約分。如果再一次把我丟進學習數學的氛圍裡,我想,我還是會遭遇到氣餒的情緒。花很長的時間去解開一題數學,這種事,我偶而還是會在孩子的作業本裡享受幾下。

  另外,就是氣質美男潘裕文的〈夏雨詩〉中,落在夏宇詩集《腹語術》篇章中〈莫扎特降E大調〉此頁,並且在最後二句「最最親愛的局部、最最重要的現在」劃了線,以呼應詞曲中的意境。

  也有一些在歌名中點明的,如胡適的〈差不多先生〉,McHotDog唱出現代版的,還記得課文的最後: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時候,一口氣斷斷續續的說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是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太認真呢?」他說完了這句格言,就絕了氣。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金髮毒物

■《金髮毒物》/杜安‧史維欽斯基/臉譜

  -最具速度感的小說。

 

  男人是視覺動物,就算面對不特別吸引自己的女人,也永遠會被女性的軀體吸引。就傑克的處境來說,在他面對的是對他下毒的女人。但是他就是沒法不看。

  而我也是。

  「我在你的飲料裡下了毒。」

  自此開始,讀者便跟著傑克陷入金髮女郎凱莉的魅惑之中,不管時間多麼急迫,小說裡的時間七個小時內發生的黑色幽默及動手都令人捧腹而笑,特別是不想增加屍體名單的殺手寇瓦斯基,緊追在後。

  令劇情發展緊湊的幾個要素是:

(1)凱莉身上的奈米裝置歐森姐妹花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深夜在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 選擇任一方式,重新認識自己。 《 深夜在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丹 ‧ 米爾曼 韓良露譯、漫畫版/繪者 安德魯‧瓦格納/心靈工坊 電影/ 導演: 維克多·沙爾瓦/ 演員: 史考特麥柯洛維茲、尼克諾特)、艾咪史瑪特

  這算是兒子所認識的第一位哲學人物—蘇格拉底,我們一起看的是漫畫版。畫風較為美式,不過有很多地方對於十歲的他來說,太過深奧了。連我也不見得能做得到。比如說吃素跟調整生活作息。

  裡頭談對生命體驗的態度,而蘇格拉底的神力也是較為神話感,但那都不是本書該質疑的地方。包括丹喜歡的女孩,卻不能跟她一起,最後去挑戰山林化為白骨。這些都不是草民想要去節取的生活本位。

  我們要去吸取的是如何面對?

  要學習的是一種如何靜下來的方式。

  常在寫小說的時候,腦子很亂,會想要去逃避原本正在寫的瓶頸,寫完《遺落的愛情部落格》後,我乾涸得很厲害,卻冒險立刻投入下一部作品,心智的噪音對我說了一些話,一切都做了白工,很徬惶無助。

  這些都不是意外,是寫錯的功課。我把寫小說當一件很神聖的事去做,有很多先入為主的觀念,看很多教學書發現是應用上的問題。

  當發現影響我的反而是這些東西之後,有些發自內心的東西已悄然離去,所以,我又回到了起點。不是原點,是起點。新的起點。

  花很多精神寫作與閱讀,可卻忽略家人的陪伴,生命真的並非私人事務。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謝尖端出版小柚子提供試讀的機會。

分裂讀者的技藝

  這是一個自我認同的故事。由兩個同叫威爾‧葛雷森的學生,各自有自我認同上的困境,偶遇在「法國風」成人錄影帶店,進而發生愛情、友情、親情上的轉變。

  我覺得兩位作家挑戰了非常禁忌的同性戀與異性戀雙線交叉進行,特意以性別認同來區隔開兩位威爾的明顯差異性,因為敍述者「我」單就異性戀男性上的個性/居住地/人際圈/家庭狀況來分辨是比較困難的,畢竟中段以後兩個威爾必須碰面,故事必須有所發展下去。(我可以想像兩位作家頭大的樣子,又為各自所創的人物氛圍賣力,應該是刺激無比的創作經驗。)

  雙作者的創作模式有不少中、日、美作家進行過,但被叫好叫座的作品卻難出其右,有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角色閱讀上的困難。《兩個威爾》的創作過程特殊,前者負責單數章節,後者雙數,把青春期高中生的細微性格坦露無遺。

  當雙作者要進行同一部作品的合作寫作時,保險的作法是,把男、女主角分開成兩種敍事觀點或分章節以便讀者區隔。可約翰‧葛林及大衛‧賴維森顯然要挑戰讀者的閱讀專注力。

  就像有一幕,珍妮大喊:「這簡直就像單色調的波洛克畫作!」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仁慈的愛

最仁慈的愛

The Kindest Thing

感謝商周出版社提供試閱機會。

     

如果真愛一個人,任何人都會做一樣的事。

  迫不急待拿到中譯本《最仁慈的愛》一刻也停不下來地讀,英譯本《The Kindest Thing》(如下圖)早在去年四月自英出版,在www.amazon.co.ukgoodreads網站受到相當多書迷的支持,作者凱絲‧史丹克里夫Cath Staincliffe敍事簡單、剔透,直指人心,不訴諸感傷,譯者劉曉樺小姐的文筆更是不俗。

  故事從法庭上,罪名為謀殺患運動神經元疾病的丈夫奈爾—妻子黛柏拉的審判開始,從一次次的審判中,交錯回憶起她與丈夫奈爾、兒子亞當、女兒蘇菲、公婆麥可及薇若妮卡、好友珍及她的爸媽之間的點滴回憶。

  當親友伴侶中,因重病而請求妳替他結束生命時,你會怎麼做?在法律上,那是謀殺,在倫理關係上,你知道這對他是最有尊嚴的方式,而黛柏拉就是這個問題的為難者。

  躱在這層關係背後的是,黛柏拉與奈爾間的情感,她與兒女及婆媳間的箭拔駑張,她愛他們,也傷過他們,聰明、獨立、爭強好勝的女性也因育兒、失去親人而陷入憂鬱及恐慌症。

  檢方認為黛柏拉是在精神正常下所為,但其實在那樣壓力下的她完全無法仔細去思考這麼做之後,對這世界所存留下來的人會有什麼影響?也是本書最動人之處。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