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12/19聯合新聞網|新書鮮讀|部落客選書|不只是熱血之後的逆轉勝
呼~ 終於看完魔球了,覺得彷彿作了一件十分了不起的大事,因為我是那種去職棒賽加油,還會拿著橘色加油棒跑到黃色區域吶喊、敲擊,渾然不覺周遭敵意的天兵(其實有象迷說我很有guts耶^^")。
首先我必須承認,閱讀的過程很不順利,常常中斷跑去問棒球癡老公,只是沒想到這樣卻帶來更嚴重的後遺症。有幾次我只是問一個術語或是名詞,但我那親愛的老公卻拉著我講了半小時的棒球經欲罷不能,好幾次我都必須藉故起身喝喝水,上個廁所之類的逃遁手段才能脫身(老公我對不起你XD)。整本書到看完用了我整個星期的時間。
魔球是在講一個熱血勵志獲得逆轉勝的故事嗎? 喔喔,我必須說我認為不是耶,這點請容我稍後再說。
這部作品的文體比較偏向筆記式的紀錄,闡述的是一個MLB老棒球棍所不能接受的新概念。書中所記錄的言論與想法,大部分來自於現任的奧克蘭運動家總經理Billy Beane,也就Brad Pitt在電影裡所飾演的角色。
MLB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體系,或者可以說是美國的縮影。大聯盟球隊就如人口集中的大城市萬眾矚目,而2A以下的球隊就讓我聯想到許多被遺忘在州際公路間的小鎮農場,想走到大城市,沒有所謂的順風車可以搭,球團只會給你一壺水(微薄的薪資),還有一張地圖(Major League美麗夢想),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前進。
其實對我這樣的外人來說,整個MLB體系絕對是個摧殘人類意志的殘酷世界。尤其是拿棒球作為國球的美國小孩來說,一旦踏入這條路,往往不是成功就是失敗,沒有所謂的中間成就。不管那些所謂的俱樂部球團(書中指的是花大錢挖別人球員的財團,信奉:打不過就把他買過來)或是魔球球團(本書裡對抗俱樂部球團的另一方,也就是Billy Beane所領導的A's),看上有前途的高中生或是大學生球員,透過選秀制度將這些小球員丟到自家農場(MLB培育新秀的養成系統),被選上的人如果沒有拒絕(可以選擇繼續念書),將會收到一筆簽約金,通常這筆錢會比剛出社會的上班族幾年內可以存到的錢還多,但這筆錢其實將買下他們未來小聯盟7年,大聯盟6年的優先處置權,等於是將人生最具爆發成長力的歲月賤賣給球團。
這和我們所熟悉的世界一樣,如果規則是透明且被公平執行的話,我們都將不會因失敗而有過多的怨言。
但整本書所描寫的過去(魔球時代前)的MLB,球探幾乎是以體格、力量、速度來挑選球員,其他不合這樣規格的瑕疵品,甚至連被評估的機會都沒有。如果一開始沒有被選進農場,那麼球員其實還有機會在社會的其他角落,展開自己的人生。但對那些已經進入小聯盟體系的年輕人來說,有許多年復一年,忍痛忍傷,不斷奮鬥,卻始終不知道,自己的特質在那些人眼中,居然是那麼不屑一顧。這樣的對待真的非常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