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開始,畢竟都只是續篇,而充滿情節的書本 ,總是從一半開始看起。-辛波絲卡-

目前分類:歐美文學 (8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電影《野獸冒險樂園》

繪本《野獸國》

 

〈沉默的想像力〉

  莫里士桑塔克的畫風與故事,我一眼就愛上了,不忍釋手。毫不猶豫在紐西蘭書店買了《野獸國》英文繪本,坐飛機回來還很開心覺得自己挖到寶,回到台灣查網路書店,才知道2010年就出過中譯繪本,還拍成電影《野獸冒險樂園》,真是捶心肝。我只能說台灣的讀者很幸福,書價相對較便宜,譯文也不落人後,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只要肯閱讀,會是知識與想像力等等,極為豐盈的一代。

  我被故事中那個披著野狼外衣的小男孩MAX深深吸引,電影版在前段加註了小男孩家庭背景的描繪,男孩的母親正跟男友調情,於是,男孩跑出家門,闖入了野獸國。外加的情節較為成人觀點;也把與野獸們相處的細節與對話擴充,反而不及繪本來得有魅力,我一直在想原因是什麼呢?

  過了一段時間,我再拿起繪本,只看圖畫的部分,終於明白真正的原因了。原因就差在「想像力的空間」啊!沉默的圖畫不是沒有魅力,而是讀者心中的旁白是不是能說個不停!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列那狐的故事》

 

  最近在讀一個小壞蛋的故事。牠既狡猾又自私,是動物界裡知名的壞狐狸──列那。

 

  列那是法國中世紀市民文學最重要作品之一,以動物諷喻現實,通過動物間的鬥爭來反映階級矛盾與衝突。列那一方面與象徵權貴的獅子國王、狼宰相等大動物鬥爭,另一方面又欺凌象徵老百姓的烏鴉、白兔等小動物。在許多童話故事中,皆看得到其原型。

 

  最初的文本是西元十、十一世紀左右失佚的拉丁文故事詩,後改成由二十七寓言故事綴成組詩,從有限的資料查詢看來,法國M.H吉羅夫人重述部分故事,修改形成長達十餘萬行。由於譯文眾多,有些以較為著名的篇章改編,如:〈列那狐的審判〉較為集中與連貫,具中篇故事要素,而成書外,其餘的繁體譯文還找不著最初的版本、簡體譯本則會在短篇幅的故事完結後,加註道德說明,以免小讀者仿效列那的惡行。

 

  我認為帶領孩子閱讀列那的故事,有一個好處,與其身為父母的我們告訴孩子們外面世界有多麼險惡,讓孩子看看列那的使壞,他很快就能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其實,諷刺故事中,受害者本身是帶著一些「缺陷」而上當的,比如:貪小便宜、貪吃、昏庸、好聽謊諛之言……等等。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國的騎士文學在中世紀的影響大頗高,有抒情詩中的〈破曉歌〉以及敘事詩與傳奇故事為代表。

 這首詩歌,我轉吳笛的譯文,再略修幾個較為順口的詞句後,如下:

 

【法國】荷拉瑪農《破曉歌》

  一名騎士睡在他心儀的女人身邊,

  在親吻間發出詢問,情意綿綿:

  愛人啊,我該怎麼辦呢,愛人?

  黑夜即將終結,白晝就要降臨。

  我聽到巡夜人在高喊“離開”,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花不少時間跟楊‧馬泰爾的作品熱戀一場,他是個實驗性作家,喜歡把故事的真相放在最底部,你可以選擇相信或者單就故事的本身來回味。

這本書由四篇短篇集結。

印象最深刻的是〈死亡的方式〉

重覆了九次導向死亡的時間誤差

這種遞延,正好反映死囚面對刑前的心境,足具藝術性表現。

最後一篇〈永生鏡子公司〉即被詩化的小說體給分裂、震憾,

如此大膽,刺激我每一根神經。

 

衝擊力極強的框架故事。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消失的綠色鋼珠筆    

《消失的綠色鋼珠筆》  ◎薩芙

   RICOMINCIO DA TE中譯《消失的綠色鋼珠筆》在西班牙成為暢銷書前,有一段坎坷的遭遇。作者艾洛伊‧莫雷諾Eloy Moreno先自費出版,拖著行李箱到還未開門的書店前央求老闆讓他簽書,當時賣了三千冊,艾斯帕薩出版社簽下後國內首刷一萬,義大利一個月內兩萬冊,說故事的渴望引領他苦盡甘來。

  這本書的中譯本即將於十月出版,在此之前,我已先讀完譯稿。

  故事描述經常在辦公室加班的男主角與妻子日漸疏離的情感,由於自己特意買的綠色鋼珠筆不翼而飛,不斷翻找中,發現驚人的辦公室關係,甚至引發不可收拾的誤會。

  每個人都有物品遺失的經驗,慣用的物品消失時那種事事不順遂,像毛衣上起了毛球,雖不影響功能,卻有礙美觀,總有什麼不對勁。

  鋼珠筆是一種記錄工具,象徵一段關係的過去,綠色是特異區隔,代表是重要的,文具消失很正常,聳聳肩就算了。但男主角仍念念不忘此事,個性上是屬於較孤獨的,與其說他固執於尋找屬於自己的筆,不如說在逃避與妻子間淡而無味互動與爭吵,讓名存實亡的愛情蒙上一層死灰,連習慣都不剩的絕境。

  當原以為消失的再次出現,主角已經百轉千迴,換了心境,再次找回那流逝的感情。

  我想故事迷人之處在於內心那自責、欺騙、寂寞、背叛的內心描繪,那種既彆扭又渴望人愛的複雜慾望,自我綑綁不得動彈,時間拉長,仔細傾聽內心聲音後,記憶便如甘露般湧進腦海。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邦尼之死

 

〈邦尼之死〉 ◎薩芙

 

邦尼之死中文版    書名便指出主角的死亡,一種是黑色喜劇,另一種是寫實諷刺。一翻開此書,一股從未碰觸過的黑色溼鹹立刻淹沒視線。

 

  一如名作《推銷員之死》的破題。主角邦尼是一名美容產品推銷員,得挨家挨戶上門販售,但他生命的基調卻是黑灰色中沾染一滴墨紅。

  這滴墨紅來自於一種癮。

  常言道,有四種癮頭會讓人沉淪至死。酒、色、財、賭。邦尼屬於第二種,性上癮,無法克制種種幻想穿襲而來。科學調查,男性幻想每日次數可達兩百多次,邦尼屬於頂峰這種。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夜行馬戲團【魔幻平裝版】

The Night Circus

  • 作者:艾琳.莫根斯坦
  • 原文作者:Erin Morgenstern
  • 譯者:謝靜雯
  • 出版社:皇冠
  • 出版日期:2012年06月25日

《夜行馬戲團》目眩神迷的幻術/薩芙

   本書演釋出多層次的華麗戲法,是兩方學派魔術師學徒的較勁挑戰,更是閱讀上不斷驚嘆的饗宴,幾乎無法擱置甚或遺忘,不聲不響把你捲入用幻術寫成的文本之中,只能謙卑期待接下來還有什麼。

  小說中用第二人稱「你」、「第三人稱」輪轉構成敘事。

  「你」的短章節彷若作者欲邀讀者扮演馬戲觀眾,交錯其間,成為故事不可置身事外的關係人,如歷其境,共同參與華麗的魔術表演,甚至像是「敘事者」隱匿的「謎團」,一個未明的身份等你代入。

  「第三人稱」章節部分依時序為標,自1873年順序娓娓道來男主角馬可及女主角賽莉雅成為幻術師,彼此間打探、交手、糾結情感的描述細膩;穿插1897後,對未來惶惑的少年貝利以窺視者角度闖入,連結夢幻馬戲團接觸經驗,他與莫瑞家雙胞胎威吉、波比的接觸,推演其神秘而魔幻的民間地位。

  不僅如此,每位馬戲團幕後推手,神秘難測,尤其A.H先生更吊足胃口。而詭譎難測的愛情走向,牽動你不停目光。

  因馬戲團建築設計師巴禮斯委製德國家菲德列克‧戴森製鐘,在法國里昂因酒商介紹重見他的傑作,他持續關注馬戲團、撰寫文章,保持出現在五幕前的短述加深歷史軌跡,把「杜撰」之責扛起,使故事真實提升,卻在高峰處,因驚人意外,嘎然而止。

  故事處處具備魔幻現實之感,不論是幻術與馬戲團的構成、每件出場的華服與戲法,每翻一頁,深刻不絕。

  電影《頂尖對決》的對峙、怦然心繫的愛情、《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童話感、《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的敘事,保持懸疑且不鬆懈的氛圍,讓所有元素融合,讀來萬分過癮!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末日之旅

《末日之旅》

The Passage

作者:加斯汀‧柯羅寧

Justin Cronin

譯者:李靜宜

出版社:奇幻基地

出版日期:預計七月中旬上市! 

《末日之旅》時間與生命的搏鬥 /薩芙

   曾獲海明威獎和懷丁作家獎肯定的加斯汀‧柯羅寧以文學筆鋒寫起娛樂小說更是搶眼。伏筆、劇情轉折、人物營造、精萃文字、空間轉換與對話皆令人賞心悅目,把各種暢銷元素揉捏得恰到好處,這等功力,真讓人望塵莫及。據說他暱名投稿四百頁未完的故事,立即引起版權搶奪戰,以天價三百七十五萬美金拿下全冊北美發行權,後續的電影開拍就更不用說了,光是畫面感就像看一部驚險刺激的電影。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房間裡的小奇蹟

房間裡的小奇蹟

 The Land of Decoration

 

  • 作者:葛蕾斯.麥可琳
  • 原文作者:Grace McCleen
  • 譯者:顏湘如
  • 出版社:寂寞
  • 出版日期:2012年05月31日

《房間裡的小奇蹟》相信心靈創造奇蹟  ◎薩芙

  這個故事拯救了每個乾涸的心靈,讓我們重新與內在對話,這不只是一本小說,是兒童版的與神對話。十歲的純真與悟性,每一次她的相信,都讓讀者泫然欲泣。

  本書分成五部:〈神的器皿〉〈雪球效應〉〈暗物質〉〈迷失的羊〉〈世界末日〉行文中都提到聖經內容,在茱蒂絲天真的提問中,跟著思索事物真理以及信仰。對於她認為爸爸並不愛她到最後她認為自己不夠愛爸爸,她的房間就是信心的泉源,一塊施展奇蹟的榮耀之地,渡過爸爸工作的不順遂以及學校生活遇到的霸凌,讀來緊緊糾心。

  從黑暗中的一個聲音出現,茱蒂絲的內心開始與神對話,像是種子般萌發,一如他爸爸說神是每個基督徒腦中的聲音,能幫助他做對的事。魔鬼則會要他做完全相反的事。她相信自己擁有,決定運用這份力量去幫助別人,一次又一次實現內心的觀想。

  有句話說的非常好:信心是一種跨越;你在這裡,你想要的事物在那裡,中間隔著一段距離,只等你邁步過去。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原諒》無知是個重擔

  哈蘭‧科本是關注家庭、社會議題的能手,他真的把我這做家長的給嚇壞了。透過他爐火純青的札實功力,用一體兩面的角度,翻新「原諒」這個主題。轉折情節、佈局精巧、即使是個小人物也有發聲的必要,事件發展跟開頭想的完全不一樣,精握社會議題不著痕跡講出一個令人發顫的故事。

  先略提一下故事主線。實境節目記者溫蒂的丈夫被一名女人酒駕撞死,單親扶養兒子,某次因節目所需,她以未成年少女身份伺守網路聊天室,使離婚有著坎坷背景的運動教練丹‧默瑟陷入難以洗清的戀童污名,審判後,兩人約談當日,丹被一名受害家屬槍殺,屍體卻消失無蹤,就在此時,一名失蹤資優少女的手機留在現場,這一連串的人命,誰是真正的兇手?

  其中最精采的莫過於溫蒂與克莉絲塔令人偋息的對話,「換做是你,你會怎麼做?」問得我們啞口無言。

  這些議題疑點就交由讀者在閱讀時破解,就不在此透露懸疑小說的梗概。哈蘭‧科本精心留下的事件,我們可以閱時關注與思索的是:

  No1.看似毫不相干的家庭,是什麼樣的因素讓家中份子的生命走到盡頭?

  No2.溫蒂絕不善罷那名酒駕肇事來信尋求原諒的女人;有著這樣執念的溫蒂難道從不犯錯?偏見是否會讓人判斷錯誤?

  No3.我們常聽到的「得理不饒人」、「站在別人的立場想」,所謂道理與立場準則在每個家庭、社會教育中,被稀釋得模糊甚至歪斜,家長用自己以為好的方式來教育,因不同教育方式成長的人,受道德扭曲的殘害,讓另一人的人生偏移。當我們以正義的一方自居時,是否也有疏失的時候呢?透過法律未獲成效,用私刑好嗎?難道都不會錯怪他人?

  媒體、網路能讓人重生,亦能使人死亡。受害與被害分界、認清創傷到饒恕釋懷,就是這樣的伏筆,以為是作者無意的安排,事實上,他正在揣測讀者是怎麼想?這是哈蘭‧科本透露自己懸念十足的寫作習慣,讓情節鋒迴路轉,引人好奇,這到底是怎麼發生的?結局強而有力的抨擊-無知是個重擔。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 作者:克里斯.克里夫
  • 原文作者:Chris Cleave
  • 譯者:趙丕慧
  • 出版社:皇冠
  • 出版日期:2012年06月08日
  • ~感謝皇冠出版社邀讀~

    即將上市囉!

 GOLD》真正的運動精神 ◎薩芙

   本書以自由車賽為軸心,探討運動家及其人生的故事。大家熟知奧運開幕式中的運動員宣誓:我代表全體運動員宣誓,為了體育的光榮和本隊的榮譽,我們將以真正的體育精神,參加本屆運動會比賽,尊重和遵守各項規則。

  奧運是運動員的目標,那麼到底什麼是真正的體育精神,如何顧全團體榮譽,以及在奧運之外還能過怎樣的生活呢?故事主角柔依、傑克、凱特三人同為國家代表隊,接受教練湯姆嚴格體能訓練。團隊成員從1999~2012年間陸續發生愛情、友情、親情、生涯上的糾結,特別是小女孩蘇菲的誕生,成為三人往後命運的轉捩點。

  文學鮮少講生兒育女,偏偏此事充滿人生。引人議論的兩位女性-柔依、凱特主導故事的中心風暴。探討現代女性的感情束縛以及面對生命的兩種典型母性如何取得母職與職業間的平衡。柔依是偏向反自然的母親,從對感情的處理、母性、專注追求的金牌人生而使用策略手段;凱特則是天性的顯現,內化付出,乍看不具運動員的精神-棄權奧運,實則最為了悟。兩者似敵是友,埋下一則驚人的內幕。

  另一埋線則是患白血病的蘇菲,她無邪天真的戰鬥。健康與疾病的反差下,人們所追求的東西在其當下,看起來是什麼樣貌,以為是犠牲,卻是幸福與愛的最大化。

  真正的運動精神並不侷限於車道上、某個封閉的競賽,凱特屢次讓步卻並無不再騎自由車,最為體悟生命的意義超越人性。其實,兩種極端的母性皆存於女性社會,顯化上的比例有所不同,兩種趨向無時無刻不在彼此戰鬥,不得不說本作是克里斯‧克里夫急切寫給現代女性的啟示錄,逼視誠實面對自己。

  喬治‧艾略特說:「行為影響我們之多,恰似我們影響自己的行為。」真正的運動精神亦展現處世道德,所謂的勝負結局,讀者閱畢皆瞭然於心,尊重和遵守各項規則更是人生不可失的學習。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實謊言中文書封

真實謊言 The Tourist

作者:歐倫‧史坦霍爾

譯者:張卻秦

出版社:晶冠

出版日期:2012年03月26日

 

〈真實謊言:活命的方法〉/薩芙 

 

  一個人一生可以換一次名字。可身為周遊世界待命的旅人,想要活命,必須要不斷變換身份。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讓美好世界轉動  

讓美好世界轉動

 Let the Great World Spin

  • 作者:科倫.麥肯
  • 原文作者:Colum McCann
  • 譯者:吳戚河
  • 出版社:圓神
  • 出版日期:2012年03月26日
 美好事物成就齒輪之心/薩芙

  多年前,一個百無聊賴的夜晚,我們端坐在客廳觀賞奇人奇事記錄片,畫面播放短短一段關於雙子星大廈走鋼索人的報導。當時,這件事並未給年輕的我深刻啟發,只留一個殘影在腦海中,直到閱讀本書,菲利普‧珀蒂這個名字才被我記住。

  小說家科倫‧麥肯藉由珀蒂事件牽動身在紐約這城市裡的每一位小人物的故事,人與人之間如同齒輪運轉的原理。兩齒輪間需要藉惰輪或鏈條使之運轉。齒數也決定齒速比。他把每一位人物都妙喻成其中的零件,比如:法官年輕時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世界的軸心、代代為妓的母系家族如同毫不起眼的惰輪,他們的每一個決定,在本身毫無體察下,牽引另一個人生命的轉動。科倫‧麥肯對於紐約的關愛是隱於故事的日常描述之中。他提到-

 

  「這個城市沒有過去,這是城裡看不到許多紀念性建築物的原因。」

  「有時候,妳必須去到非常高的樓層,才能看到過去對現在造成的影響。」

  「凡是到這裡的東西,包含從日常生活底下爬出來的犯罪、暴力、善行的小小驚嚇,紐約來者不拒。」

 

  他為沉默的力量發聲:越戰的遺族心聲、塗鴉客、種族主義、信仰、駭客等等,他們每天所做的事被資本主義巨浪吞噬,宛若站立在地上的人們,仰頭能看見的美好皆已侷限。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微妙的平衡  

微妙的平衡:

如果你在臉上裝滿笑容,

就不會有眼淚存在的空間!

 A Fine Balance

  • 作者:羅尹登.米斯崔
  • 原文作者:Rohinton Mistry
  • 譯者:張家瑞
  • 出版社:柿子文化
  • 出版日期:2012年04月26日
 

《微妙的平衡》走向希望與夢想的顛路上 ◎薩芙

   故事描述寡婦迪娜為求生計,違反租約,把房間出租給大學生馬內克,聘請兩位裁縫師叔姪伊斯佛與歐文在屋內做洋裁工廠,四個人匯聚於此之前,混亂政治時期各自經歷坎坷人生,引人落淚。

  牽動讀者傷感的是-大城市如何活生生吞噬市井小民的生命財產與自尊,當他們努力懷抱夢想,掙脫困境時,世界又是如何回應這些邊緣人物,你會憤怒、傷心,然而吸引讀者繼續閱讀的是小人物那份樂天知命的精神力量。

  種姓制度讓小人物的處境被命定只能做特定工作,伊斯佛與歐文的上一代挑戰職業轉換所帶來的災禍,描寫時代背景下,宗教與政治迫害的悲劇。然而這些人物鮮少悔恨、質疑或不滿的態度來審視過往人生與事情後來的變化,假如不小心陷入負面情緒,他們很快跳脫出來,這不是「樂觀」而是他們知道不管怎麼選擇,結局還是一樣甚至更慘。例如:伊斯弗毀了半邊臉,他父親想淡化這個傷害:「神讓我孩子的哭泣只有別人的一半。」沒有一對父母願意把年幼的孩子自小送走,命運讓一個家庭的悲傷帶給另一個家庭的幸運,小人物僅求溫飽得付出僅有的男性尊嚴,只因踏上希望與夢想之路。

  而生於富裕的馬內克看到隔壁室友阿文納希為求民主所表達的行動,反映當時印度鐵娘子英迪拉甘地執政時期因強硬戒嚴,引發民怨。值得玩味的是,故事最後馬內克在一間咖啡館遇見伊斯佛與歐文,卻沒相認,服務生提醒他忘東忘西的,然而他腦中最後一刻想的是-阿文納希的棋組,隱喻著擁有力量的人民啊,民主要爭取,可別忘了啊。

  寡婦迪娜,一名女性為脫離兄長的照顧,求得生計,就得夾縫求生,她的一生都在找方法,用婚嫁、獨居、自立更生,象徵女性覺醒力量,也反映當代靠剝削他人勞力才能溫飽的商業環境。

  印度要生存下去,就應該穿自己生產的衣服,印度聖雄甘地宣傳說印度婦女,不論貧富,應該每天花一定的時間織布,來支持獨立運動。他堅信潔淨-身體的純淨優於心理,心理的純淨又優於精神。擾亂這世界有七大成因:無勞作的財富、無良知的享樂、無品行的知識、無道德的商業、無人性的科學、無犧牲的崇拜、無原則的政治,他孫子再添第八錯:無責任的權利。而這些指控完整於《微妙的平衡》一書中呈現這些小人物憑藉精神的力量堅持真理與非暴力。

  讀完後,想想自己身處的國度,近來有好多新聞畫面在心中拂之不去,我感到失衡焦慮,似乎只能當上天生的傻瓜,才能達到微妙的平衡哪。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各位書友們,大家好:

從2011/11開始讀此經典,預計一年完成。歡迎隨時插進來讀,或已讀過的書友留言討論。書的版本請自由選購、圖書館借閱、線上電子書、二手書....等等不拘。後讀的人請勿緊張無法跟上進度,只要在閱讀中,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在底下提出【迴響】。選擇以《追憶似水年華》來做長達半年共讀,有幾項很重要的因素: 

第一、普魯斯特是採用意識流的寫法,主要的特色在於讓讀者學習「某種回憶過去的方式」。

第二、他強調「時間心理學」就像空間有幾何學一樣,作品中描寫人們在時間中占有的地位比他們在空間中占有的微不足道的位置重要得多。 

第三、愛情觀:愛情的本質在於愛的對象本非實物,它僅於情人的想像之中。

 其中,毀壞一切的「時間」和拯救一切的「記憶」是對峙的。 右側有一欄【追憶似水年華閱讀歷程】主要是薩芙的進度顯示。您也可以把自己的進度提出【迴響】。敬邀愛讀人的參與,請用悄悄話留下e-mail,會不定期發簡報及各項補充資料,克服經典,有人為伴。

閱讀進度計畫表(已修正)

第一部 在斯万家那邊  第一卷 貢布雷 chp1,2  第二卷 斯万之戀   第三卷 地名:那個姓氏(2011年11月)
第二部 在少女們身旁第一卷  斯万夫人周圍   第二卷 地名:地方  (2012年3月)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4) 人氣()

救贖 

救贖-等待陽光的國族家愛/薩芙

 

  故事以愛沙尼亞為背景,這個為自由奮鬥的國家有三段重要轉折點。第一是1936年蘇聯與德國簽署互不侵犯條約,兩國劃分芬蘭及愛沙尼亞等西邊波羅的海三國;1945年愛沙尼亞與德國合作,遭蘇聯嚴懲,流放西伯利亞,遷入俄羅斯人,紅軍轟炸首都塔林,進行大規模逮捕處決,反蘇游擊隊一直戰鬥三年,最後一名隊員於三十年後才被逮捕;直到1991年該國宣布獨立。

  內文以倒敍方式,從愛沙尼亞之西,萊內郡的一處小農舍說起,分兩線年代交錯回溯兩姐妹愛莉德、英格對漢斯的愛以及正被人口販子追逐的俄羅斯女孩瑟拉間驚人的關係,躱在地下的、流放的後裔、持家的女人如何存活……處處諷喻蘇俄、愛沙尼亞間的緊張情勢。赤裸的人性與逆來順受的國家處境是如何殘忍刻劃於三代間,即使被奪走財產與自身,他們如何壓抑內心、藏匿情感自由,這份恐懼又是如何在90後存續在新生代身上。

  作者Sofi Oksanen的母親是愛沙尼亞人,父親是芬蘭人,她的母親、祖母那代皆有痛苦經歷,她認為心靈創傷可以通過藝術為媒介,一代一代傳遞,創傷處理。藉由文學創作讓各國看見歷史的痕跡,沉默的敍事學中,善用廚房、裙子、食物、蒼蠅、烏鴉、窗簾、地板……等象徵,把女性所受的各種社會問題再次剖開或遮掩,美麗年輕的她成功引起大家注意。

  救贖《PUHDISTUS》鋒利的架構,民族國家血腥政治的事件,沒有英雄式的神話出現,以純粹的愛隱喻壓抑在戰亂下,人民所能選擇與表現的愛意,貼近現實且驚悚,直到最後結局,仍餘波中顫抖。

 

每個人都可能為愛犯錯,當命運之神再次給你面對錯誤的機會時,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第二人稱單數立體書封

《第二人稱單數》

SECOND PERSON SINGULAR

薩伊德‧卡書亞Sayed Kashua

皇冠出版

2012.3.26上市

我,只是-你的名字/薩芙

 

  出乎意料之外,一本諷刺隱喻為基底的文學小說竟然可以用通俗劇情營造高潮跌起的懸疑情節與意外結局。

  第二人稱單數所表現的文字戲法,就像魔術師兩手左右著銅板的移動,吸引讀者的目光。作者薩伊德‧卡書亞善用「人稱」巧妙逗弄故事人物妻子的身份,一張屬名寫給尤納坦的曖昧紙條,讓追查妻子外遇事件的律師連結另一敍述線為「我」的社工青年,此青年為過另一種人生,竟然擁有「尤納坦」這個名字。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雪人.jpg  英文版書封

雪人封存生命的致敬儀式/薩芙

    雪人是JonesboHarry Hole》系列第七本,己出版中譯本《知更鳥的賭注》《復仇女神的懲罰》《魔鬼的法則》,也許正值歲末節慶吧。《雪人》先行讀饗台灣讀者,雖是以新讀者身份進入警監Harry Hole的世界,卻未受干擾,獨立閱讀鬼斧神工的情節,仍能被深深吸引,這是今年以來,我最喜歡的犯罪小說。

  故事時序不複雜,每年初雪剛下的時候,便會有失蹤的婦女身亡,她們都是什麼樣的女人呢?命案現場都有用被害人部位堆成的雪人,因此,警方把兇手稱為雪人。從1980115日警探葛德‧拉夫妥追查兇案至1992114日遇害,成為懸案。雪人作案範圍轉移到奧斯陸,到達Harry Hole的轄區。2004112日第一部雪人開始,第五部雪人結束,符合兇手所說:「你會是個完美的句點,哈利,這樣我的傑作一定不會被世人遺忘。」(看完我還真是忘不了啊)

  Jonesbo非常瞭解讀者,佈局上處處可見他打點讀者胃口,每個角色都運用得恰如其分,總以為兇手被捉到了又產生新的線索,層層逼近、描寫細膩且意外連連,尤其是新警官卡翠娜‧布萊特含冤待雪的設定尤其突出。

  書中不乏他對媒體、警界政治、社會的批評。媒體最重要的資產和生產工具就是誠信正直。所以當《自由雜誌》創辦亞菲‧史德普被揭發病態惡行時,真是令人大呼過癮。

  一針見血又處處黑色幽默的特色,冷面笑話不少。挪威是個小國家,每個人最多再透過兩個人就會碰到一個認識的人以及諷喻挪威小孩有20%的機率父親另有其人。如此高的比率,故事中前女友蘿凱之子歐雷克以及菲利浦‧貝克與尤納斯都是父親另有其人,可是兩人對孩子的愛卻是比生父更加難能可貴,使歐雷克只認HarryHole為爸爸呢。

  去做害怕的事,還有那些不想再害怕的事。這就是HarryHole告訴歐雷克的話,讓他有勇氣面對危險。

  有意思的還有HarryHole跟著卡翠娜搜查時的伏筆與精妙對話,比如在小屋時說:「如果一心找某個特定的東西,就會錯過重要的東西。清空妳的腦袋,當妳看見的時候,就知道妳在找的是什麼了。

  當我一心想找出犯人是誰的時候,就會錯過重要的東西,那些關於人性幽暗的描寫。只要清空腦袋,我才知道自己並不是只找犯人,而是對人性透徹的觀察家想告訴我們的事。 雪人所埋藏的悲劇背後的理由不論有多麼悲悽,終究犯罪就是犯罪,必須受之以法。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2011/12/19聯合新聞網|新書鮮讀|部落客選書|不只是熱血之後的逆轉勝

呼~ 終於看完魔球了,覺得彷彿作了一件十分了不起的大事,因為我是那種去職棒賽加油,還會拿著橘色加油棒跑到黃色區域吶喊、敲擊,渾然不覺周遭敵意的天兵(其實有象迷說我很有guts耶^^")。

首先我必須承認,閱讀的過程很不順利,常常中斷跑去問棒球癡老公,只是沒想到這樣卻帶來更嚴重的後遺症。有幾次我只是問一個術語或是名詞,但我那親愛的老公卻拉著我講了半小時的棒球經欲罷不能,好幾次我都必須藉故起身喝喝水,上個廁所之類的逃遁手段才能脫身(老公我對不起你XD)。整本書到看完用了我整個星期的時間。

魔球是在講一個熱血勵志獲得逆轉勝的故事嗎? 喔喔,我必須說我認為不是耶,這點請容我稍後再說。

這部作品的文體比較偏向筆記式的紀錄,闡述的是一個MLB老棒球棍所不能接受的新概念。書中所記錄的言論與想法,大部分來自於現任的奧克蘭運動家總經理Billy Beane,也就Brad Pitt在電影裡所飾演的角色。

MLB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體系,或者可以說是美國的縮影。大聯盟球隊就如人口集中的大城市萬眾矚目,而2A以下的球隊就讓我聯想到許多被遺忘在州際公路間的小鎮農場,想走到大城市,沒有所謂的順風車可以搭,球團只會給你一壺水(微薄的薪資),還有一張地圖(Major League美麗夢想),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前進。

其實對我這樣的外人來說,整個MLB體系絕對是個摧殘人類意志的殘酷世界。尤其是拿棒球作為國球的美國小孩來說,一旦踏入這條路,往往不是成功就是失敗,沒有所謂的中間成就。不管那些所謂的俱樂部球團(書中指的是花大錢挖別人球員的財團,信奉:打不過就把他買過來)或是魔球球團(本書裡對抗俱樂部球團的另一方,也就是Billy Beane所領導的A's),看上有前途的高中生或是大學生球員,透過選秀制度將這些小球員丟到自家農場(MLB培育新秀的養成系統),被選上的人如果沒有拒絕(可以選擇繼續念書),將會收到一筆簽約金,通常這筆錢會比剛出社會的上班族幾年內可以存到的錢還多,但這筆錢其實將買下他們未來小聯盟7年,大聯盟6年的優先處置權,等於是將人生最具爆發成長力的歲月賤賣給球團。

這和我們所熟悉的世界一樣,如果規則是透明且被公平執行的話,我們都將不會因失敗而有過多的怨言

但整本書所描寫的過去(魔球時代前)的MLB,球探幾乎是以體格、力量、速度來挑選球員,其他不合這樣規格的瑕疵品,甚至連被評估的機會都沒有。如果一開始沒有被選進農場,那麼球員其實還有機會在社會的其他角落,展開自己的人生。但對那些已經進入小聯盟體系的年輕人來說,有許多年復一年,忍痛忍傷,不斷奮鬥,卻始終不知道,自己的特質在那些人眼中,居然是那麼不屑一顧。這樣的對待真的非常不公平。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那些沒說的話.jpg  

《那些沒說的話》

作者:奈爾‧亞布蘭森(Neil Abramson)

翻譯:王瑞徽

出版社:皇冠

預計出版日:2011.1.30

 

以亡者角度看死亡與動物權/薩芙

   律師大衛‧寇登處於喪妻之痛中,面對身為獸醫的海倫娜所留下的普力馬林(premarin)仔馬亞瑟和艾莉絲、三百七十五磅重的豬歌蕾跟三隻狗奇普、柏尼、史基比,牠們如同孩子般陪伴他面對妻子死亡所帶來的傷痛與抑鬱,也替封閉的大衛打開心門,與同為獸醫的喬許亞莎莉及患亞斯伯格症的克里斯往來。直到曾與她共事的珍‧卡西迪(潔西)登門求助一樁靈長類研究中心(CAPS)控訴案,黑猩猩辛蒂因未能符合研究計畫將被移轉,潔西闖入帶走辛蒂而成為被告。因為海倫娜死前同樣有一樁黑猩猩察利案留下積掛,促使大衛重新回到曼哈頓律師事務所,也在訴訟過程中,重新思考死亡與確認妻子為人,那些來不及說的話,盡在不言中。

  透過亡者海倫娜的全知視角,讓讀者瞭解到夫妻之間、人與人的交往、人與動物的陪伴、動物的生命權、生者與死者間微妙的連結與信念的延續,主題著眼於死亡與物種歧視,為動物權(Animal Rights)發聲。

  早在197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讀《世界動物權宣言》(Déclaration universelle des droits de l'animal)中第六條提到對動物進行肉體或心理疼痛的實驗已侵犯動物權。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