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之歌.jpg

人生好難。

路易絲,保母,從這個家庭到另一個家庭。雇主的家潔淨發亮,透出馨香,自己的家卻支離破碎,賃棲之處霉漏苔生。她用無微不至的愛照顧雇主的孩子,自己的孩子離家出走,流落異地。她溫柔順從,竭盡心力照顧別人的孩子,成就雇主夫婦事業的發展、愉悅的假期與享受生活,到最後,他們開始擔心,路易絲會不會過於滲透他們的生活。

人生真的好難。

摩洛哥作家蕾拉·司利馬尼的家境優渥,她選擇站著揭露階級之惡的角度,把主雇關係之間的生活細節,內心描寫真實露骨,冷不防擊中雙薪家庭的核心私慾——想要事業成功與自我成就,養兒育女借他人之手。

這雙手扛起所有迫人發瘋的家務繁瑣、孩子躁動的需索,直到路易絲的溫柔之心失去彈性,這雙手也親自結束掉所有問題的源頭。

故事真實取材自紐約曼哈頓,背景設定在巴黎。歐美成了保母、移工、看護的另一居地,也許連居地都還稱不上,一去就是好幾年,他們當然想過要回家,可是回家後發現,家早已不復存在。路易絲的故事只是異國的一個縮影,還有多少個路易絲的故事正在發生,我們並不知道,也少有人願意知道。

閱讀近年的新住民、移工文學作品時,常於字裡行間讀到溫靭的淚水、啞嗓的委屈,透過文字發聲,很快又稀薄於人群之中,日子仍得照常進行,改變的速度依然緩慢。

知道這些難以負荷或無力改變的問題時,是相當沉重的心情。這種階級問題始終無法消失。比如:凱瑟琳·史托基特《姊妹》敘述一九六二年代美國南方密西西比州白人家庭與黑人女傭的種族隔離,穿插小報復、小手段的反擊方式,讀來有大快人心之感。而蕾拉·司利馬尼榮獲2016龔固爾文學獎的《溫柔之歌》時空拉至巴黎現代都會區諸多外來移民問題。作者以全知敘述者的視角,搖移於各個角色之間,保持著滑潤的距離,情節起伏穩定,專注於議題人物內心的挖掘,但這個議題的針刺實在鋒利,隱隱間仍能感受到一股難以融解的冰冷,也是整個社會問題夾帶的觀感,使讀者在心頭壓著一塊窒鬱的感受。

作者會以如此令人顫慄的結局做為開頭,也別具用心。她想告訴箭在絃上的諸多不友善、不合理與單向榨取,做為警言,要是能寬待為你付出的人,多給人一點餘裕的空間,也許不會有已至絕路的後果。別忘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道理啊。

 

書名:溫柔之歌

作者:蕾拉.司利馬尼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2017/11

arrow
arrow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