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開始,畢竟都只是續篇,而充滿情節的書本 ,總是從一半開始看起。-辛波絲卡-

目前分類:歐美文學 (8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我還是想你媽媽.jpg

  戰爭是謀殺,戰爭從未停歇。

 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俄羅斯的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是繼孟若後,第十四位文學女性得主。她的得獎作品非虛構文學,是口述歷史,是諾貝爾文學獎作品頭一遭。記者經歷使她的複述寫法優美且語調柔和。以戰爭為主題的創作很多,主述大多是男性角度,她則為女人、孩子的角度提供了生命價值陳述。

 《我還是想你,媽媽》採訪對象是二戰期間,德俄交戰時,倖存者的口述記憶。戰時,他們只是2-15歲的孩子。這些孩子面對大規模的死亡、逃亡、分離、飢餓、疾病,那些畫面透過亞歷塞維寄的聚焦書寫,為我們這個時代的苦難持續發出聲音,讓人們不會遺忘。

 即使是一場勝仗,也是以百姓失去的家人生命財產換來的。

 所有男人都上了戰場,十四歲少年手裡握的不是鉛筆,是步槍;學的是射擊,忘光了數學。昨天玩耍的「打仗」遊戲變成現實。車站列車載的不再是返鄉的遊客,車廂裡塞滿俘虜,目的地是集中營。就連母鷄都聽得懂「安靜!德國人來了!」認份的安靜下蛋。滿目瘡痍的土地,沒有能吃的食物,真正的食物。在一群孩子之中,只要有人喊媽媽,所有孩子都會跟著大哭。

 杜思妥耶夫斯基說:魔鬼同上帝在拼搏,而戰場就是人心。

 無辜孩子因戰爭流下的淚水,多年後,經亞歷塞維奇的紀實之筆,感受到倖存者在當時或後來對人的信任、愛與勇氣。這並不容易。

 2-6歲的孩子,戰後的記憶是情感的餘溫,緊握的是戰前生活的尾巴。奶奶的縫紉機、變成蘋果樹的爺爺、雪白的腦漿,害怕媽媽的頭也會突然變白……而有些孩子則是忘了「媽媽」這個詞,有些孩子出生後,從沒見過爸爸,有些孩子一生都在等著爸爸歸來。五歲的蘇夫朗科夫說他羨慕甲蟲,因為牠們總是能夠找個地方躱起來。

 7-13歲的孩子,戰後的記憶是灰暗的顏色,懼黑。紅色是死亡的顏色。他們的戰爭記憶裡留有最真實、殘酷的畫面。整個戰場留下廢鐵、未爆彈、土壤裡有挖不完的軀體、集中營殘酷的手段、整個村都是火海,沒有人活下來。有些孩子在死亡面前,只能看著事情發生,沒有了表情。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over_ex-01.jpg

本書作者史岱凡.奧德紀利用超現實主義的文學手法建構出一座城市的異想世界,在這個世界裡,「羅馬」被擬人化成為第一人稱的「我」。超現實主義作品中,常充斥許多矛盾、扭曲與怪誕的意念,猶如潛意識或是夢境中的場景。在屬於羅馬的世界裡,人與萬物的存在不過是粒子隨機運動下偶然結合所產生的結果,隱喻一個非理性(Irrational)的世界。而所謂的非理性一詞是相對於古典哲學中的理性一詞,也就是這個世界並不是所有的規則與原理,都能透過人的思考推理得知。而這種隱喻是為了打破人文思想的烏托邦。

於某些章節,敘述者「羅馬」亦是全知觀點,與傳統的全知敘述者有所不同。通常在文學小說中,全知觀點可以自由進出任何一個角色。所以,一旦「我」成為全知者,「羅馬」便成為故事裡類似死神或是上帝的角色,故事在他的意識、前意識與潛意識中輪轉,如夢似幻,難以分辨。並在故事的後段隱喻潛意識逐漸逃脫桎梏,主導一切。

作者在首章〈羅馬〉以洛特雷阿蒙的《馬爾多羅之歌》為引言:「開啟這第四節詩歌的,將是一個人,或是一顆石頭,或是一棵樹。」而要達成壯麗的美學經驗,得透過有意識地讓自己脫離意志。

羅馬的形體被比喻為人體。聖堂、圓柱瓦解代表衰弱,一塊石頭也是羅馬的意志表現。位於賽維羅凱旋門和元老院間的市中心地標做為肚臍眼,人們會說我們距羅馬還有多遠,指的就是到這裡的距離。他的肚皮每日被觀光客踩踏,鬥獸場被拆磚、條條通羅馬的街道變得擠窄,台伯河像是一條分界,遙遙對望的是梵帝崗。羅馬的精神已呈現垂死、疲累、渴愛。羅馬在受壓迫的情境中,控訴過去與現在的各種不公不義,形成一種幽靈纏繞的全球化現象。自工業化後,人的價值與思想被逐漸壓縮,全球化的經濟模式下,在地的文化更是被資本主義所帶來的大量生產所消滅或被迫轉型甚至消失。那些消逝的、美好的與醜陋的過往,被用廉價文化取代成不知是什麼揉合的產物,侵擾羅馬的寧靜,直到他第一次看到ROM@。

ROM@是一個線上虛擬實境的遊戲,羅馬在ROM@的數位影像中,看到與自己大不相同然卻美好如昔的過往。羅馬曾是不設防的城市,有形的建築、無形的神話、政治與種族迫害,凡此種種成為羅馬:一種有機生成,無所不在。而參與ROM@的玩家們意外被迫體驗另一種幻影的世界,時間不停的轉換、中斷、複述與跳躍。

ROM@世界排名第一高手德蘭塔家族四代都是羅馬人,卻不談自己的身世,曾祖父是個珠寶商,貨真價實的珍珠卻被人工養殖技術給取代掉,他的父親淪落乞討,做苦工,才住進羅馬市中心西南邊長達一公里長的難看建築;印度男童妓納努賣身的妓院望出去是泰姬陵,他藉人蛇逃到中東,被王子選為國家電玩代表,擺脫他在種性制度下的貧窮困境;而ROM@的設計者尼茲基則是拿了加拿大獎學金後離開波蘭家鄉,擺脫反猶的困境。到Black Box公司後設計完成ROM@,卻又面臨性別認同。

德蘭塔,象徵羅馬曾有過的榮光及好鬥的天性,他其實隱約知道ROM@不只是遊戲,而是一扇通往時光的門,一個自成生命的宇宙。納努,則是貧富差距下的無名小輩,連名字都是起於一款塔塔集團給窮人開的小車,ROM@是他擺脫舊生活的救命繩。尼茲基,仿若一名復仇者,以新世代的電玩重構二世紀羅馬;他們一行人在羅馬鬥獸場展開電玩比賽,往日人與獸械鬥的歡呼聲置換成大螢光幕與電腦滑鼠的較勁。現有的時空裡的虛華,無法解決難題,在愈來愈強大磁波穿越羅馬,平行世界被打開,包括二十三世紀的羅馬。在城中各種氣旋與時間皺褶的奇異怪象下,納努、尼茲基、德蘭塔與羅馬本身,無可挽救地繼續活動,呈現出奇妙的絕境求生精神。

作者在給台灣讀者的序言裡說,這是個探討愛情的小說。但,不管是納努、德蘭塔或尼茲基,甚至羅馬本身,他們愛的方式如同飛蛾撲火、暴烈軟弱、默默承受。於是我想到,關於愛,荷西.奧德嘉.賈塞特曾說過:「必然先知道它不是什麼,然後才可能知道它會是什麼。」

這大概就是了。如同羅馬ROMA的名字倒過來的意思AMOR,愛。連解釋與明白也是從反面去想,去看。不過,這是我的解讀,然而文本的意涵與力量不該只來自作者的經驗與涵養,更多應來自於讀者的參與,奧德紀並不在乎也不限制讀者所看到的愛情與其他。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黑桃J.jpg

喬伊斯.卡洛.奧茲Joyce Carol Oates)是美國著名的天才型作家,不僅著作產量令人咋舌,其表現手法多變且富於創新變化,有批評家指出她是心理現實主義、哥德派、女權主義者、超現實主義等等,英國《衛報》曾指出她是女版福克納,多樣且複雜,充滿實驗性。現實主義是奧茲作品的主旋律,她並不會操弄讓人看不懂或失望、毫無意義的語言形式,這也就是她擁有的讀者廣泛原因之一。

《黑桃J》就是一部心理現實主義作品,處理作家、作品與現實生活間的自我演變過程。這部作品的主角安德魯.J.羅許是個推理小說家,在他成功的寫作人生中,穩定的作品風格與產出,讓他也想寫些不一樣的,漸漸發展出第二個筆名:黑桃J,風格偏向黑色、歌德式,而裡頭的罪惡總能逃過正義的制裁,沒想到這樣的作品也能被讀者接受,後來就逐漸取代了安德魯.J.羅許的暢銷作品。

《黑桃J》的基調,如同愛倫坡著名短篇《悖理的惡魔》(The Imp of the Perverse)

什麼是悖理的惡魔呢?

悖理的惡魔來自於人的自大心理、衝動、倔強、好勝心而逐漸發展敵對意識、煩躁與拖延。這樣的心理現實演變正是安德魯.J.羅許的內心呈現,從一位好丈夫、好爸爸而變成可怕的惡魔。他在寫作事業上的敵對對象是史蒂芬.金,另外還有一位六十七歲的老女人海德控告他剽竊她的創作,且毫無來由。

在這個故事中,奧茲以一則一九七二年七月卡塔蒙公園的十歲男孩溺斃事件作為安德魯.J.羅許的崩壞源頭,而海德的提告事件,雖然對羅許的寫作未造成影響,但無形中,催化了黑桃J佔領羅許的靈魂,出賣他生活的一切,寫成小說,從而獲得寫作上的成功,想成為能跟史蒂芬金匹敵的作家。在兩種人格的切換過程,奧茲同時用意識流與現實行動,雙管齊下,互相拉扯。結局符合佛洛依德所說的「死亡驅動力」(Death-Drive),也就是自我毁滅,走向死亡,以求平靜,做為整個故事的收尾。

除了處理《黑桃J》裡的作家、作品、現實生活的演變,事實上,奧茲也處理自己的現實生活。她利用象徵及怪誕手法。藉由「J」作為她與作品及家庭的連結。

撲克牌中的四花色JKQ代表十二位歷史人物,偏偏,黑桃J的代表是個虛構英雄,而巧合的是,奧茲的丈夫名字叫雷蒙德.J.史密斯,名字裡也有J這個字母。另外,她曾以羅莎蒙德.史密斯出版一系列實驗性懸念小說,使《黑桃J》裡的主角安德魯.J.羅許,在某程度的比例上接近她現實的處境。

已出版百餘部作品的奧茲,風格多變,最令人欣喜的是《黑桃J》流暢易讀,毫無負擔,這和我在讀她的另一部繁體作品《以父愛為名》時,錐心於小男孩境遇,又是完全不一樣的心理感受。她真的很會寫,而且是讓你不知不覺陷入那種。(文/薩芙)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薩芙

   菲利浦德朗是法國細微主義大師,筆下的人事物從不經意、不起眼、甚至沒什麼大不了的小事情描寫著手,卻能夠絲絲入扣讀者幽微的內心。

  故事主角阿諾.施韋格先生的生存守則只有一條:人啊,就必須住在巴黎

  這條守則看似簡單,事實上,有幾個層面可拆開來看:

  所謂的生存,它牽扯一些資本社會的功利主義,有些遊戲規則,你就得照著玩,能改變的只有看待的角度、生活的態度;所謂的必須,則是一種固定不變的生活習慣,要是不這麼做,一切就顯得毫無意義,甚至個人沒有存在感。「巴黎」就更不用說了,被分成二十區,就像螺旋狀向外擴展,區隔出不同的生活水平。而施韋格(Spitzweg)這個德國姓氏,在德文裡有怪癖、脾氣古怪之意。

  一個怪人要怎麼遵守巴黎,這樣一處讓人生旋轉的地方?

  施韋格的孤獨寂寞是以一種極為平衡的狀態存在。

  到底他是如何掌握住城市裡呼吸的脈動,找出什麼時候搭地鐵能感到溫暖、為了培根排三小時的隊伍會感到安心而不是捉狂、錄只看一遍的節目、在球場跟陌生人同仇敵慨、談一次無傷大雅的戀愛、如果死亡,把自己捐獻醫學研究…施韋格先生的一條理念就是:只要事情發生在這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undefined

《香水》徐四金/皇冠    電影導演:湯姆.提克威

文/薩芙

法國大革命前夕的巴黎,是法國人數最多的城市,也是充塞萬惡腐臭人心的地方。打鐵街與鐵店街之間的無辜者墳場,八百年來,萬人塚的屍臭流進塞納河畔,1738年讓—巴蒂斯特.葛奴乙以無味之身降生在這全法最臭的地方,而他差點死於母親之手。另一部文學作品,安卓.米勒的《無辜者墳場》,主角工程師讓—巴蒂斯特.巴拉特奉國王的命令拆毁此處,在1875年,巴黎的屍臭,連人民都群起抗爭。兩部作品同時帶有的諷刺是,巴黎以香水之都,左右人類的嗅覺,彌蓋往昔的醜陋,重新定位人的身份位階,甚至區隔市井小民的存在感。

賈亞爾太太撫養下的葛奴乙.jpg

導演提克威說1730~1760年的法國人只靠點蠟燭照亮世界,背景與服裝皆採中古世紀,研究擅長以陰暗光源表現作品的畫家卡拉瓦喬、萊特與林布蘭來打造場景的氛圍。

紅髮少女.jpg

透過畫面描述嗅覺天才葛奴乙對香味的痴迷。

蒸餾法.jpg

導演特別以前工業時期的製香手法、考究器具,包括香水瓶身。服裝的老舊、髒污,1400套戲服全充滿汗臭。

  故事的第一部,葛奴乙的出生低微,炎熱更催熟了魚市的腥臭及瘟疫的氣味,他靠一聲哭喊,活了下來,生母因此判殺嬰罪,在廣場上執法。他換了三個奶媽,其中一位「香.畢喜」指出他被魔鬼附身,腦勺子沒有牛奶糖的氣味,泰利耶神父把他從頭聞到腳,在葛奴乙的貪婪小鼻子前,覺得自己最骯髒的思想都裸露出來。只有失去嗅覺的賈亞爾太太撫養下,他長得好極了,既使喝比水還稀的奶,變質的肉,各種傳染病,燙傷跟跛腳,被大孩子霸凌,還能倖存下來,他以強烈的嗅覺印象探測世界,以名詞學習表達。八歲那年,以廉價的苦力賣給皮革匠葛利馬,他從葛利馬身上的第一道氣味就知道這個人只要犯點小錯就會打死他。一股緞帶般的少女幽香在他雜亂的黑色靈魂留下印記,從此遵守這神奇配方內在的組成指導他的思想、生命和嗅覺,淹沒在第一個剝黃香李的少女氣息中,直到凋萎。他想盡辦法投靠香水商包迪尼旗下,他是天生的創造者,懂得應用技術知識,也會偽裝中產階級生活的外衣,好全心追求真正的目標,而壓榨與蒸餾法已無法滿足他想到達的形式,他病了。從包迪尼口中得知在格拉斯城還有熱萃、冷萃、油萃三種方法,他離開,不到一星期就痊癒,而歐洲最偉大的香水師包迪尼從葛奴乙身上榨出的所有財富卻在塞納河上飄浮好幾星期。

如同地獄的巴黎充滿戰爭、飢荒、瘟疫、死亡。葛奴乙象徵著無數克服災難人生只想存活下來的低層人物,憑藉著他的嗅覺天賦,嗅出危險與生機,嗅出人心的狡詐,也嗅出仍存的純粹之美。這股味覺的記憶地圖是內在人心的縮卷,他要調配的是一股認同與存在感,在藝術殿堂的門外,他屢屢受挫,被剝削,被利用,他學會的外在是「人類的語言」,內在啟發的是「無形的味覺辦別」。為什麼是味道?因為只有這個能偷、能帶、能盡情感受,無邊界阻擋,無需身分地位,然而,人類卻想主宰這無形的寶藏,包括一無所有、對世界充滿怒氣的葛奴乙。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骨時鐘-正封 0421.jpg

   /薩芙

 大衛.米契爾的作品常包含屬於他個人豐富多元的涉獵,字裡行間等你挖掘。

例如,這句:

"我為我們的年度表演挑選的曲目是芬蘭作曲家西貝流士的〈黃泉的天鵝〉。那是一支非常優美的曲子,或許你也知道?"

  但,我不知道啊。於是抱著好奇心去查,陷入西貝流士那一首又一首優美的曲子裡。作者談爵士或古典還算簡單,不懂就去查,他跟讀者報信的是一本又一本的經典,又會想,我怎麼沒看,改天一定要看。據說,村上春樹的寫法也會這樣。

好處是可以吸收作者的知識量,比較麻煩的是故事情節中斷。但我不討厭這種作法,只要他提供的品味可口。

  作者大衛.米契爾新作《骨時鐘》的結構,採用前作《雲圖》從多方人物視角帶出下一人物的連環方式,時間橫跨過去到未來1984-2043年,奇幻與現實交融,主線鎖定在具靈質力的荷莉賽克斯身上,全文六章,頭尾兩章都是她的視角,中間視角分別是劍橋精英雨果蘭姆、戰地記者艾德、作家克里斯賓赫爾希、醫生梅瑞納斯。

書中的世界觀以肉食性的隱遁士與素食性骨鐘派的爭鬥為主場。以幽冥禮拜堂為基地的隱盾士,其權力的形式為允許人永遠延遲死亡,方法是竊取靈魂,製成黑果,防止老化。骨鐘派則是重生或寄居在人的軀體裡,好幾世代,靈魂不滅,因無法坐視不管隱遁士的殺靈行為,決定進行第二次的殲滅行動。

荷莉賽克斯七歲那一年,腦子裡常出現三四人在說話聲,她稱為「收音機人」。這個現象,引來了隱遁士康絲坦丁想吸收她,卻因為荷莉接受梅瑞納斯醫師的治療,這種幻聽現象消失了。第一次行動失敗後,骨鐘派的埃絲特里托,要求荷莉成為她的庇護所,在她意會前,逕自寄居在她體內隱藏起來,荷莉並不知道自己成為人骨時鐘,捲入兩派的爭鬥。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些你不懂的.jpg

/薩芙

這故事是關於戰爭。我想從主角阿富汗退役的英國士兵龔特,跟阿富汗女子亞娣娜的一段話談起。

「為什麼英軍和美軍要來這麼貧窮的國家?伊拉克我懂,你們想要石油,但是阿富汗什麼都沒有,幾顆胡桃、幾隻山羊。」亞娣娜說。

「我們去阿富汗,是因為蓋達組織炸了紐約世貿大樓,塔利班不把蓋達組織交給美國,我們才會去。」

「對…他們去那裡保護不幫助人民卻貪污販毒的政客。救濟金到不了需要的人手裡…這就是為什麼塔利班可以一直募到新兵。」

「那塔利班到底要什麼?」龔特問。

「要一百年前的生活,村里重建、果樹再植,田圃復耕,棄絕西方生活方式。」

「我確定我再也不知道該相信什麼了。」

「我的信仰你是說不出來的。」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死亡之手愛上你.jpg

《死亡之手愛上你》持續與死者協商

/薩芙

瑪格麗特.愛特伍短篇小說中,每一短篇裡的死者或該死之人,都有一段可以繼續活著的「協商期」,另一種貼近人心的說法是「要不要原諒」。現實生活中,人終將一死;創作故事裡,讀者預期角色可能會死;故事出版後,作者對筆下角色仍未斷捨離,接連出產續集與續篇。愛特伍相當明白這點。

本以為她筆下的女性角色都是復仇者,或像孟若一般,替女性尋找一種反抗策略,幾篇讀下來,覺得戲謔詼諧成份居多,倒像是女人對女人的誤解。愛特伍的機巧,使語言術式流轉於作者、讀者、文本間。

最迷離的連貫組合是〈艾芬蘭〉〈歸人〉〈黑髮女士〉;以幽默闡明寫作行動的〈死亡之手愛上你〉心理轉折最精采,切斷身體的一部分變成化身,探尋寫作的深層動機。我將分四部分心得如後:

■象徵與寫實主義的抗辯〈艾芬蘭〉〈歸人〉〈黑髮女士〉

康斯坦絲孤獨守在冰風暴下的自宅,她陷入幻想、自語與回憶中,只有死去的丈夫與她內心對話。年輕時,她愛過詩人蓋文,他卻與莫嬌莉胡搞,她把愛與恨的對象化做角色人物,囚禁在奇幻故事場景「艾芬蘭」裡的受苦。—〈艾芬蘭〉

到了第二篇〈歸人〉。蓋文已年老了。年輕妻子蕾諾絲變賣他與康斯坦絲的所有書信,還讓學者納薇娜採訪蓋文,她的論文研究正好是,康斯坦絲與蓋文的創作及兩人的早年生活。

報上刊登蓋文的訃聞,與他有關的女士們全來參加喪禮,揭露蓋文詩的繆思來自何者,她們陷入某種難以理解的會意狀態。—〈黑髮女士〉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薩芙

  日記,是一種私密的寫作形式,身體的日記,更是私密的二次方。作者丹尼爾.佩奈克提昇更高的創作層次,把印象中的流水帳別出心裁成一部幽默的小說——記錄從1287歲男人的身心變化,細微處讓人噗嗤一笑—原來男性是這樣啊。

  小說主人公賈柏,12歲那一年參加童軍營,小隊作戰時,被對手綁在森林深處的松樹上,毫無反抗與呼救能力,忍受螞蟻纏身的悲慘遭遇,回家後,他開始透過日記抒發他的恐懼、探索、反抗直到生命終結,並把日記做為一份珍貴的遺產,交給她的女兒莉宗傳閱、出版,什麼都好,只要別提他的名字。故事從這兒開展,對賈柏而言,日記的第一個用處是:擺脫恐懼。

  為什麼賈柏直到終了,才把日記曝光呢?

  在52歲那一年,當了父親的賈柏帶兒子布魯諾去做裁縫。

  裁縫師問了一個困擾不已的問題:您是放右邊還是放左邊?

  關於身體的事,他什麼也沒教給兒子。裁縫建議布魯諾仔細想,要是剪裁弄錯這一點,很快就會感到小指頭痛得不得了。

  難以啟齒的時刻,原來都發生在這副臭皮囊上,既害羞又難堪,以一個父親的角色看來,還真是說不得啊。賈柏有個只用粗體字說話的父親。因此,他從未習得跟孩子直接對話,日記打開了語言隔閡,也從不留下具有決定性的東西,只是記錄。面對身體以外,日記的第二個用處是:老實講。(只需說1遍即可)

  你曾替自己的身體取名字嗎?賈柏就是這樣的人,以「多多」的幻想朋友存在。十三歲的賈柏為了擺脫它,才寫日記。對沒什麼朋友的賈柏來說,日記的第三個用處是:與自己展開對話。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在路上—亡魂嚮導的旅程

立體書封.jpg  

/薩芙

 

    法國攝影師皮耶接到在肯亞的父親米榭的死亡通知,這是33歲的他第二次見父親,死者全身赤裸,衣物折疊整齊放在旁邊,頭套黑色塑袋,法醫判定毫無他殺嫌疑。法使館視此案為燙手山芋建議運返法國,皮耶與朋友開著靈柩車從奈洛比出發,在亡魂的注視下,一趟落葉歸根的公路之旅原來是踩著血汗開鑿的往生路,我們其它一個接一個倒下的人需要一一被指認出來。

 我們其他人路線

         說明:藍色為主角皮耶的行經路線,象徵肯亞地圖上的血汗傷疤。

 

  《我們》藉由主人翁在旅途所遇到的事件與景觀反映當代與殖民歷史、人類演化與環境的關係、各世代面臨的困境與回憶,是一部反映大英帝國在肯亞殖民前後的公路文學,也可視為全球化的蝴蝶效應。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被埋葬的記憶_立體書封.jpg  

 

《被埋葬的記憶》石黑一雄的本心

/薩芙

 

  這麼形容吧。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榮獲布克獎《長日將盡》的英式豪宅生活宛若時間細流,那《被遺忘的記憶》(THE BURIED GIANT)就像老頑童手捏的陶土,賞玩間,都有想要訴說的本心。

  這個本心從個人到國家民族的記憶,也就是書中所指的記憶(原譯GIANT,巨人),它牽扯到國族家恨、個體情感,每段血腥、苦難的記憶被埋藏,但何時回憶?該不該回憶?做為社會整體中的個體,這些被抹掉的集體遺忘,整個承平時代怎麼承受?這麼龐大的主題握在頑童手裡,他選擇用相當質樸的故事元素,重話輕說,甚至簡單到讓人起疑。

  為了不讓寫實影響主題判斷,石黑一雄以往把記憶運用在各種類型邊框,科幻《別讓我走》、偵探《上海孤兒》。若寫「歷史的傷痕」而不被傷痕所傷,延伸觸角的辦法,似乎從「很久很久以前……」的古老故事開始說起,以說書人的姿態隱身,再自然不過。緊接著,他筆下的亞瑟王時代再現了,騎士、船夫、修士、英雄征途,角色有一對老夫妻、戰士、食人魔、妖精、噴出迷霧使人喪失記憶的龍。這也是中世紀民間文學的突出特徵──宗教色彩,象徵、寓意、夢幻、神秘色彩。

  故事敘述一對風燭殘年的不列顛老夫老妻,艾索和碧亞翠絲,在惡龍葵里格吐出遺忘的迷霧籠罩下,像一場病似的,勉力想起該去找兒子,兒子「好像」、「似乎」在撒克遜村莊等著他們,沿途遇見身負國王重任的戰士威斯登、亞瑟王姪子蓋文爵士以及被咬傷的少年艾德溫,他們深受迷霧所害,失去某段折磨、呼喚著他們的記憶,要是這隻龍死去的話……屠龍成為眾矢之的的目標。

  龍,象徵操弄歷史的隱形巨人。巨人涉及許多重大事件,前南斯拉夫分裂、盧安達大屠殺、斯雷佈雷尼察大屠殺……等,這些悲慟使石黑一雄帶著深深的失望開始構思巨人。故事中泥土下埋葬著駭骨、種族鬥爭與滅絕的描述都像這些事件的炭筆勾勒。龍,葵里格的凶猛不是外在形象,象徵一種時間的留痕與擴散,「人們恐懼葵里格,不是因為牠自己做了什麼,而是因為牠一直沒有消失。既然牠可以到處亂跑,各式各樣的邪惡就免不了像瘟疫一樣,在我們這個地方蔓延。」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奇心》立體書封+書腰.jpg    

  

/薩芙

 

  想讀點不一樣的東西,什麼都好,這個想法一直窩藏在我內心,這股驅動力的源頭來自何處,並沒有清晰的意識去解釋分析與研究。布萊恩.葛瑟是第一個把這源頭說出來的人,他是電影電視節目製作人,更是個樂於說故事的人,他替這股驅動力找到適切的形容──好奇心。

  葛瑟說他之所以能過著自己心目中的生活,最大的功臣就是好奇心,重要性高於智商、堅持或人脈,並且把這過程盡可能的在書中表述出來。整個關鍵不跳脫以下流程。

  

好奇心→行動→對話→換取思考的角度

 

  奧斯卡得獎作品《美麗境界》是我最欣賞的作品之一。我記得當時看完之後,內心深處獲得滿滿的悸動與力量,能把這個故事堅持下來的人,應有不同凡響的洞見,我想葛瑟的好奇心與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始終對於「保持著高度的興趣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翅雀》活著的聲音/薩芙

 

  想家的時候,只要抬頭看看月亮。

 因為無論妳去哪兒,都能看見同一個月亮。

 只要我在的地方就是家。-席歐

金翅雀.JPG

書名:金翅雀

作者:唐娜‧塔特

譯者:劉曉樺

出版日:7/30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流感,帶走地球上最耗費資源的人類,少數倖存者離開感染區,劃地捍衛生存空間。席格、老狗、班格利守成鄉下靠山不遠的小型舊機場,以有限食物、設備、以及希望,抵禦恐懼,監控空中調頻。直到第七年有人回應了,靜電干擾,聲音漸弱的幾個字──大章克申……席格帶著老狗架駛小飛機越過折返點,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必須活下去,考驗著他們的人性。

  〈寂地〉是彼德‧海勒的首部小說,豐富的戶外經驗,使他描寫科羅拉多州的荒廢機場以及周邊山林、田野、天空,迷人又物換星移,彷彿置身其中。在血液病變的死亡氛圍裡,透過細微的觀察,逐漸忘卻憂懼,使故事充滿處處生機。語言吐納出一股自然詩意。緩緩描寫天地、山水、景物中放鬆掉起頭的緊繃神經。

  小說中最引發思索的是人與人間的信任與情感,面對「瀕死」、「獨活」的種種怯懦與退縮,不同於其它生存小說的是,作者並不傾注於你死我活的角力情節,比較像在掩埋,把醜陋風化,貼於邊陲敲打道德的戒尺,一如倖存者面臨的選擇──「這世界就是這樣,這個剩下我們的世界就是這樣。」

  宛如一片孤寂。

  回到創世之初似的,主角席格生存的一席之地,他的處境,作為,恐懼,自失去後,就再也找不回信念──為了什麼?

  讀本書,體會不到驚心動魄的冒險,卻數度進入一種腦內的靜噪,也許是故事的純粹,有時候我們尋求的,就是那麼幾個片刻與瞬間。

 

 書名:寂地

作者:彼德‧海勒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惠特貝瑞獎(Whitbread Award)決選入圍

改編電影則入圍威尼斯影展金獅獎、英國獨立電影獎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7/18在台上映

 /薩芙

  小說敘述蘇格蘭一名獨特的女子伊瑟莉,開車繞路尋找與過濾便車客,把他們帶回亞柏拉克農場,那是她主要且唯一的工作,她老闆所經營的加工業維繫著龐大的供需關係,老闆的兒子阿姆利斯.維恩是資產主義偏向異端發聲的一方。她受勞力的壓迫,除此之外,沒有辦法做其它思考。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到底是什麼?

  荷蘭作家米歇爾.法柏,以科幻虛境諷喻人類行為,將物競天擇與弱肉強食的崩解合而為一。小說中最引人思考的載體──伊瑟莉(Isserley)這個主要人物的詮釋,象徵物種起源中的繁殖行動,使伊瑟莉的單純與複雜、種族與使命、陰柔與強悍、服從與反抗,揉合成極端異議的角色。

   小說主題宏觀與強大,主控人類愚昧行徑與不道德,所冒的風險性、爭議性是難以有結論的。法柏站在一個鮮少人想過的思考位置,用寬廣的觀察角度,理解及掌握人類的自食惡果。若「人」與「畜」皮囊之下的無異與差別,是以文明來區分的話,文字與語言足夠成為判別的依據嗎。

   伊瑟莉的體膚之下,包裹著痛楚與防衛,我會用一隻蠍子來比喻她對環境所有的反應。人們為其目的,用不同眼光去看待她,從沒想過她肌膚之下,更柔軟無辜與幽微的感覺;相反地,從她眼中所衡量的人,只不過是維持一種供給與需求關係上的品質。作者藉此,以數個段落反覆呈現黑色諷刺,讓人心慌、驚駭。這正抨擊了身為食物鏈中心的人類思維模式所帶來的殘酷與傷害,而當有一天,人類也被這種思維所圍剿,那又是怎樣的不堪處境。

   「一塊肉的價值等於一整個月的水與氧氣。」

   人類只有成了被迫害者,才懂得站在弱者角度去思考生命的價值。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瑪-一般版立體書封.jpg    

《愛瑪》愛與生命的百年思索 /薩芙

  

  《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作者伊莉莎白.吉兒伯特的新作《愛瑪》是部細膩深刻的扎實傑作,寫就豐富的植物史觀與十九世紀鄉紳生活的重現想像。

 

  故事描述愛瑪擁有植物學的智慧與追求科學與語言的堅毅卻其貌不揚,母親收養的蒲登絲則貌美如花,父親亨利靠藥用植物致富建立白畝莊園這座植物園,一方面安定家庭居所,一方面做為蒐集世界奇珍異種植物與各界交流之處。愛瑪通透語言知識與辯才見長;蒲登絲沉靜並且巧於編織,若以植物譬喻,愛瑪像苔蘚;蒲登絲像忍冬。兩人面對家庭的愛與教育、成長與愛情都有不一樣的受教與定見,也讓兩人走向不同的人生。

 

  愛瑪熱衷於植物學,除了家族志業外,她甚至希望自己是植物,這樣父親就能像看植物一樣,多瞧她幾眼;然而,真正如同植物般不外露情感的蒲登絲,標準冰山美人,反而受人矚目。

  妒意並沒有延燒,愛瑪是理性的象徵,足以傲慢的學識,她極其壓抑慾望──改善妳自己,絕不逾矩。這反應在她對父親亨利的家業、霍克斯的景仰之愛、安博斯的靈性之愛、接納完全不同性格的朋友芮塔佔據生活、以及不同血脈卻同體時受的蒲登絲。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人房子裡的燈-封面.jpg  

由誰點一盞心燈/薩芙

  如果生活在一個家庭有許多難解的複雜,那要是從五個家庭裡長大,那會是何等光景?

  六歲的杏兒剛失去母親瑪莉亞,母親遺留一封信,信中沒有指名描述,她的意外爸爸來自福洞路三一五號公寓七樓,跟一名普通男子所發生。這張沒有表明的遺書讓公寓住戶聚集起來開會,沒有人願意進行DNA檢驗,最後他們作出聯合撫養的荒謬決定。決定把疑問擱在心裡的杏兒,直到長大成人後,跟男友闖了禍,律師帕華洛帝要求她檢驗DNA,讓她免除牢獄,將會知道自己父親究竟是誰的喜悅與痛苦,又掀起了所有人平靜生活的巨大變化。

 

  《他人房子裡的燈》層次豐富、情節趣味又寓意深長,杏兒成為聯合家庭的稚齡身份被五個家庭接納與關愛,以局外人的眼光,看著每一個家庭內心靈脆弱、孤單、牢不可破又易碎的關係。

  脆弱易碎的是,沒人希望自己的男人跟瑪莉亞有關係,每一個家庭問題存在已久,每個人都在不知道某件事情與其相關的狀態下活著。每個人為了保有「家庭」或「我的家」的形貌,連自己都難以想像的樣子不知不覺被看見,當荒謬變成常態,正確與正常的分別將不明顯,甚至認為那只是種習慣,杏兒也不需要知道應該有權知道的身世之謎了。

 

  這是個特別的成長故事幽默迷人。五個家庭的面貌分別是二樓的獨居老太太、三樓的葛洛夫婦、四樓的同性戀人、五樓的同居情侶、六樓的工程師一家。光是想像小女孩流連在每一個生活習慣、社經地位、家庭結構、戀人關係皆大異其趣的家中,所產生的古怪影響或碰撞的火花令人玩味不已。

  杏兒最害怕的就是「憤世」,也可視為害怕自己陷入憤世嫉俗,她花很多力氣抵抗,用「交換」的方式,把自己的立場轉換,這個方法讓她渡過許多難熬的關卡。如果每個人像一盞燈,認識一個人意味著允許對方把她的人生踩髒,也允許他照亮她的人生,當能與「憤世」勢均力敵的帕洛摩成為她男友,也無可避免會有好事或壞事正發生。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談《八的法則》前,我對瑞典的印象一直是神秘難測、藝術文化古國,會想到北歐傢俱的設計風格、諾貝爾學術殿堂以及宏偉的建築美學。變化莫測的斯德哥爾摩產出了眾多文學鉅作,犯罪小說更是全球版權流竄的血脈之一。這樣的瑞典深植在許多跨國文化與家庭中,然而,瑞典的歷史、政治核心的轉變,再怎麼看,都跟古斯塔夫一族緊緊相連。

  作者凱倫‧英格曼巧妙融合歷史、占卜、藥草、以宮廷政變背景,回溯至十八世紀古斯塔夫三世被刺殺前的一場化粧舞會,懸而未明的密謀,宛若數字8,環環相扣,刺激整個故事虛虛實實的各種揣想,讓古斯塔夫三世的死亡就像他致力於建立皇家歌劇院般,成為瑞典幾世紀來的據守靈魂。斯德哥爾摩舊城區的古斯塔夫三世博物館內,仍展示著化粧舞會所戴的面具、當時穿戴的衣物,在巨大社會變革時期,足見他的影響力。

  主人公艾米爾‧拉森本是一名海關關員,貪污、詐賭、只要與富商女結婚,他所要的一切就全部就位。賭場主人史派羅夫人替他占卜,預見八名與愛連結有關的人將左右局勢,從沾沾自喜到命運乖舛,越接近真相,越是掙扎在不可扭轉的樞紐上,這一切都指向古斯塔夫的最後舞會。

 

  書名The Stockholm Octavo,隱隱透出作者把整個瑞典歷史的核心風向鎖進文本。奧塔牌Octavo原是一種印刷技術,八開本,切割折疊可以成書。在故事中,轉化成一種以八張圖牌擺成的占卜陣術,影射同伴、囚犯、老師、信差、魔術師、喜鵲、獎賞、鑰匙等關連人物,預示與感應異象的連結,是最為詭譎的部分,Octavo也始終圍繞在「連結」的概念上,與8本身的無限符號兩相呼應下,指出瑞典的君主制度存在的無限延伸。藉由牌中圖的引述投石問路,邀讀者參與看圖說故事的隱性互動,當然讀者也可以袖手旁觀,拉線前進,營造另一番閱讀樂趣。

  此外,文本中的藉物意象──扇子,原是貴族女性在社交場合的飾物,一種傳遞或者魅惑人心的工具,被運用成權力的爭奪與華麗的暗器,奇情描繪與貴族暗香浮動中,藥草學更是致命關鍵,再現瑞典風情與深幽閉鎖的真實歷史。

  本書巧妙運用時代元素結合想像、藝術佈局且情節穿透人性、愛欲、仇恨、權力,重現歷史的驚懼廻聲,只有閱讀它,才能窺探君主制下的命鑰。

 

   §書訊  §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薩芙

  「幸福的家庭都很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托爾斯泰

  葉札德怎麼也沒想到,原本談笑風生的年邁岳父納里曼摔傷後,改變了他的幸福生活,原本說好只待一個月就接回家的繼子女庫蜜與賈爾總是拖延再三,加上老婆羅珊娜跟兩個孩子,經濟壓力讓他的目光與行為產生變化──賭罐彩、打老闆的主意……房子不會改變人,幸福往往由住在裡面的人決定。《棄養計畫》描述一個老人引起的家庭風波(英譯書名Family matters突顯主題重心)思及整個社會傳統,背景是一座太大而蒼老的城市──孟買。

  孟買善變,像個女人。孟買的善變是由外力擠壓扭曲的,這些外力來自孟買的包容,包容種族、信仰、人口。孟買的人口差不多等同整個台灣,在每天要過的日子裡搖晃起來時,人與人便會產生各種擁擠、碰撞。

  印度最不缺人口,缺的是被碰撞後的完整家庭。家庭人口激增,故事裡的納里曼的愛與婚姻屈於宗教信仰、女婿葉札德也是被經濟壓力碰撞走進曲路的一名,真正危及一個家國的是傳統文化不再。尾聲,他與剛成年兒子穆拉德的衝突,代與代間,充滿新舊時代觀念相擦的火藥味。

■歲月急擊孟買的驕傲,它開始受挫

  故事主人翁納里曼年輕時的婚姻抉擇──聽從父母媒妁之言及文化傳統,放棄自由戀愛的露西,選擇信仰相同的雅斯敏。原本只是個人決定,卻影響好幾代的生活,而幫助他老年躺在床上熬過無法行動時光的,只剩此段回憶及照料他的么女羅珊娜。

  世界各國的熟年人口扶養、照料、醫療……種種家庭問題亦演變成社會問題,印度政府也逐漸關切相關福利制度,譬如:養老保險。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報告,印度2050年60歲的老年人口將達3億,屆時將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老齡人口國家。養兒防老的觀念,大家庭與都會小家庭面臨屋小,容納不下三代,財產繼承等問題爭執不休,家事是所有社會問題的構成中心,作者以較為平易的敘事語言貼近讀者,把這股集體的焦慮打碎進愛情故事裡,一如躺在床上的納里曼熟成的生命,純然回憶自己的過往。

■孟買美麗,又年邁

文章標籤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可孛羅文化 2013/8/1出版

作者:瑪德琳‧米勒

譯者:黃煜文

感謝馬可孛羅文化 提供試讀

首刷單書雙封面設計(限量隱藏版書封)

/薩芙

  著名的特洛伊戰爭,起緣於特洛伊王之幼子帕里斯(Paris)帶走斯巴達王梅內勞斯的最美妻子海倫(Helen),他協同其兄阿伽門農王敬邀諸國一起攻向豐饒之城特洛伊,協戰的有普提亞王子阿基里斯(Achilles),也是海神忒提斯(Thetis)與普提工王之子,天生饒勇善戰,與阿伽門農王多有歧見,戰事連年,直到特洛伊王子赫克托殺死阿基理斯生命中最重要的男子帕特羅克洛斯(Patroclus),變成一場無可捥回的命運之戰。

  作者瑪德琳‧米勒的經典重釋,故事開場便是海倫的婚禮之爭,並選擇一個全新視角──也就是一直在戰役中存在的謎樣男子帕特羅克洛斯,文本中兩人自幼的從屬陪伴,使他成為阿基理斯情感上的依戀,卻無人能認同他們之間的情愫,精通古典文學的米勒毫不避諱地發揮驚人的預想力,大膽細部描繪出兩人內心情感的變化。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