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傷.jpg

/薩芙

也許,庫尼亞文最初真的只是想寫一部恐怖小說,只不過當他開始觸及歷史中的國仇家恨,再也握不住手上的筆,轉而述說屬於印尼美與醜的哀傷故事,甚至到了中後段,他再也無法多作隱藏,幾乎直言不諱。在這個看似荒謬的故事裡,每件事都有歷史的對應。

我很難過,這樣的故事必須透過誇張荒誕的魔幻寫實才能說得出口,才能誕生於世,流傳於世。

原先預期《美傷》是魔幻版的《微物之神》。印尼與印度都經歷過王朝的覆滅,被殖民與解殖,與獨立。閱讀後才發現,兩者差異頗大。《美傷》在故事開頭就嚴正的表明自己的立場,它與《微物之神》那種溫柔包覆的哀傷不同,它想要讓世人看見醜陋的傷疤,不是已經結痂的傷口,是惡臭的腐肉伴隨黑血汨汨流下的哀痛進行式。

如果熱帶雨林的大河裡只剩下鬥魚,它們終將殘鬥而亡滅。人類的階級就有如生態的食物鏈,有頂端的頂級獵食者,必定需要冪次而下的其它獵食者與廣大的草食者供養。左右現代印尼的三大勢力:軍方、黑道與共產黨,這些都是權力的組合。為數最多的庶民被迫依靠這幾種選擇,卻常換來一樣的悲慘命運。

故事中黛維艾玉的三個女婿,都不是好的女婿,他們其實就是那些勢力的隱喻。

其中一位是共產黨員,庫尼亞文用了不少氣力描寫這位克里旺同志在面臨黨員被屠殺前,不停等待與尋找報紙,將一切歸咎於報紙的消失。由於他的行徑過於荒唐,讓我對這段印象深刻,這裡的報紙指涉的應該是媒體。這也就是為什麼極權者首先會控制媒體,讓人民沒有共同意志的機會。

歷史常被包裝成不再是進行中的遙遠故事,偽裝成一團無害物質堆置在角落,直到人們發現,自己原來是被豢養的牲畜,只能被動等待屠宰的命運降臨。它從未真正過去,只是化成鬼魂。

或許,我該查明那些許許多多關於印尼黑暗史的隱喻,但或許不必。也許我真的該思索的是,發生在自己土地上的事。突然,我明白庫尼亞文了,書寫歷史不會讓任何人感到愉悅。

掠奪是人類的天性,美麗或許是傷的來源,但醜陋也可能是。

《美傷》想說的事太多了,和《百年孤寂》與《微物之神》相比,顯得有些激動,但我相信,一本真情真性的作品,最終都能找到歸屬的讀者。


 

書名:美傷Beauty is a wound

作者:艾卡.庫尼亞文Eka Kurniawan

譯者:周沛郁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2017/2/24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木馬文化
    全站熱搜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