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福爾摩斯與第五心.jpg

/薩芙

.西蒙斯是位鬼才作家,勇於挑戰題材。《福爾摩斯與第五心》就是大膽的創作,特別是請了兩位大人物入戲:一位是真實存在的著名作家亨利.詹姆斯;另一位則是大名鼎鼎,虛構卻近乎真實的夏洛克.福爾摩斯,兩人一起前往美國,解開政治世家亞當斯之妻,克勞芙的自殺疑雲。

光是這兩人組合就值得玩味。你也許會問,「華生到哪兒去了?」

真是個好問題。

「華生」跟「福爾摩斯」都是知名作家柯南.道爾創作出來的虛構人物,福爾摩斯的原型來自柯南.道爾的老師JosephBell,華生是福爾摩斯系列故事的敘述者,跟作者一樣同是醫生,1891年起,於英國岸邊雜誌刊登,銷量立即攀升。

.西蒙斯在書裡巧設一樁又一樁「一起來找碴」的虛構遊戲。故事中以亞當斯家族往來的政商名流作為小說裡的其他角色,包括國務卿、議員、作家、商人、探險家等,以1893年芝加哥博覽會為背景。即將展開的一場政治暗殺行動,福爾摩斯是否能及時阻止?

作者運用亨利.詹姆斯這個真實人物,加上柯南道爾筆下的虛構人物福爾摩斯,交叉進行虛構的考查任務,提出對原著角色的諸多疑點。

.西蒙斯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激發他的人,絕對是福爾摩斯,正確的說,是柯南.道爾。

在歸來記中有段這樣的敘述:}福爾摩斯說:「我想你一定已經把他的案子都收進你的故事集。我承認你很會選材,這彌補了你在敘述中的缺陷,但是你看待一切事情總是從故事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從科學破案的角度出發,這致命的習慣破壞了這些本該是具有啟發性甚至是經典的案例。你將偵破的技巧和細節一筆帶過,卻盡情地描寫動人心弦的情節,這些情節只能使讀者感到一時的激動,卻無法使他們受到教育。」~(柯南道爾,福爾摩斯探案全集4《歸來記》P346,好讀出版)

由此推測華生在這部小說被迫退場的原因可能是:

(一)華生在敘述福爾摩斯故事的過程,漏洞不少。

比如〈紅髮會〉裡那位叫威爾森的當舖老闆自一八九O年四月二十九日開始上班:每天上工四小時,八周,每周四英鎊。可當他發現紅髮會解散字條標示的日期確是一八九O年十月九日,這並不合理。P132

(二)重構「真實性」,並巧妙銜接同年代的重要人物與歷史事件。

讀者熟悉的福爾摩斯經常喬裝,本書也不例外,安排的假身份是探險家詹.史杰森,剛好符合福爾摩斯失蹤的空白期間(1891-1893),他與犯罪集團首腦莫里亞蒂一起墜入萊辛巴赫瀑布。原著中,曾解釋這段時間他沒死,而是去環遊世界。

作者安排的情節接縫,為的是搭上亞當斯家族紅五心沙龍成員,以亨利.亞當斯夫婦(祖父及曾祖父曾任美國總統)、約翰.海依夫婦(林肯的前任秘書)以及克拉倫斯金恩(地質學家)為首的政商名流。該年的芝加哥博覽會更是萬眾矚目,城市的妝點也以白色為主,企圖漂白這座黑道橫行的罪惡之城。

暗殺的焦點對象是美國史上兩度當選的總統克里夫蘭,1893年是第二任期,正值美國經濟大恐慌。

(三)敘事角色之中,為何亨利.詹姆斯足具份量?

因為詹姆斯後期創作從文學小說到大眾劇場遭受過銷售的挫敗,他的著作中,以政治陰謀為題的《卡薩瑪西瑪公主》(The Princess Casamassima)其特質與經歷,正符合這部實驗性小說創作的見證人。

亨利.詹姆斯認為:「一部作品之所以可以稱其為小說的首要原因就是它的真實性,即對某一事件的真實描繪,不管這一事件在道德和情趣方面有何爭議,其真實性是用來衡量作品質量的基本標準。予人以真實之感是一部小說至高無上的品質。注重經驗在小說創作中的應用。

.西蒙斯想要達到的就是這種境界與品質,他尋求的史料真實性與虛構的拼接正是這部小說的可讀之處。由此看來,柯南道爾筆下的福爾摩斯消失的1893年就是他可操刀的地方。

 

另一方面,丹.西蒙斯藉由每一個角色之口,不斷叩問福爾摩斯:「你就是那個偵探嗎?

這個問句其實也包含丹.西蒙斯對其作品表現的探問:這樣寫,各位讀者覺得夠真實嗎?

小說中,丹.西蒙斯以「我」為敘述者,跳出來向讀者說明的就只有開頭跟尾聲。站在敘事觀點的最外層,全書的敘事觀點採多層次去凝視「福爾摩斯」這號人物。

(1)我,也就是作者。

(2)真實人物成為小說人物:亨利.詹姆斯、克萊門斯、紅五心成員…。

(3)虛構人物:艾琳.阿德勒、盧.阿德勒、莫蒂里亞教授…。

(4)讀者。

(5)被凝視者的內心。所有人的目光都指向福爾摩斯。

我認為這部小說的主題在於「辯證」。

辯證什麼呢?

——虛構人物對人們而言會是怎樣的存在?

為了達到這一點,寫實主義作家薩繆爾克萊門斯(Samuel Clemens)的打字機也涉入這場政治謀殺疑雲中。

他是誰呢?

讀者們絕對聽過:馬克吐溫(克萊門斯的筆名)。

克萊門斯的作品以呈現美國內陸獨特的民情風格著稱,亨利.詹姆斯則以感知美國人與歐洲人的複雜關係著稱。歐洲對美國作品中的美式娛樂有排他性,例如:布克獎就限定美國作家不能參加。丹西蒙斯會找亨利.詹姆斯與福爾摩斯搭檔,其實是一種友好的連結。

故事的第三部利用後設小說筆法(全篇時而穿插),讓亨利.詹姆斯跟克萊門斯討論,以真名擔任次要角色的他們來陪襯福爾摩斯,作者什麼時候會叫他們從故事裡告別?

這樣的筆法,又再次迫使讀者有意識去思考現實與虛構之間的關係,透過兩位角色的對話,感受到作者處理次要人物的棘手程度。比如說:要是除掉一些角色,不就等於作者有意謀殺?透過此一手法諷刺文學創作的殘酷,往往不是來自角色本身的性格,而是作者的任性。

故事中,福爾摩斯透過自我意識的覺醒,不斷凸現文學創作中的虛構。但假使作品得以口耳相傳,卻又能夠呈現出虛構作品的真實感。也就是說:這一切取決於凝視者(前面所提到的五點)的感受。

故事裡頭所有的陳述都是為了取得凝視者的信任而做,也就是被凝視者:福爾摩斯的內心,那顆你相信它是跳動的、有感的裸露之心。

整部作品的巧思經營,用後設筆法使偵探敘事呈現虛實共生的絕妙創作,可得花上相當多的心思慢慢剝開一層一層的活結,這就是謎團,對我而言是如此,而所有的凝視者都有屬於各自面向的謎團,是這本書的主要樂趣所在。相信對同為福爾摩斯迷的作者丹.西蒙斯能帶給諸多福爾摩斯迷不同的共鳴與享受。

 

書名:福爾摩斯與第五心The Fifth Heart

作者:丹西蒙斯

譯者:左惟真

出版社:商周

書系:獨小說

出版日:2016/3/5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薩芙 的頭像
    薩芙

    薩芙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