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你一人未發覺
旅行時讀小說對我而言是負擔,讀小說不喜歡被中斷。
機會就發生在元宵節搭高鐵去高雄看燈會,我決定只帶隨手可讀的散文,跟愛無關的那種。
會讀林夕是因為,不小心點太多他寫的歌了。
以前唱歌的時候,根本只在意唱歌的人是誰,沒留意詞曲創作者,直到最近好幾首歌詞意境實在寫得簡明美妙,而產生:這是誰寫的詞啊。好棒。
還沒為你把紅豆 熬成纏綿的傷口
然後一起分享 會更明白 相思的哀愁《王菲‧紅豆》
直到感覺你的髮線 有了白雪的痕跡《林憶蓮‧至少還有你》
直到和你做了多年朋友 才明白我的眼淚
不是為你而流 也為別人而流《陳奕迅‧十年》
被尊為詞神的他在書中自暴,有所熱愛,本來是莫大的幸福,但熱愛變酷愛,就成了偏執,酷愛歌詞到對自己殘酷的地步…換來創作的快感…忘了以堅強意志跟煩惱憂心不安硬碰,會抵消所得的快樂,其實那也不是快樂。
老記得不快的回憶是我們自找的劣根性。
不為什麼而寫、寫我想寫,無閒事掛心頭,就是我最快樂的時候。
而安樂更是比快樂重要。不要去賺情緒成本太高的錢。因為錢難收買睡意。
《原來你非不快樂》第一次看到把書名塗得黑黑的,根本讓人看不清楚這是什麼書,還以為有人惡作劇用奇異筆把書名塗掉,立即激起我一探究竟的慾望,但我建議其它編輯不要跟進,因為插畫家會失業。
小說是才情、散文是性情、寫詩是風情。所以讀散文可以陶冶性情,詩詞可以看出此人風情萬種啊。
而詩詞皆入手的奇人有夏宇(李格弟、童大龍、李廢皆為化名)寫出〈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連句中國風強的方文山〈青花瓷〉、思想獨特的許常德…族繁不及備載,未有提及,請於文下回應補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