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贖 

救贖-等待陽光的國族家愛/薩芙

 

  故事以愛沙尼亞為背景,這個為自由奮鬥的國家有三段重要轉折點。第一是1936年蘇聯與德國簽署互不侵犯條約,兩國劃分芬蘭及愛沙尼亞等西邊波羅的海三國;1945年愛沙尼亞與德國合作,遭蘇聯嚴懲,流放西伯利亞,遷入俄羅斯人,紅軍轟炸首都塔林,進行大規模逮捕處決,反蘇游擊隊一直戰鬥三年,最後一名隊員於三十年後才被逮捕;直到1991年該國宣布獨立。

  內文以倒敍方式,從愛沙尼亞之西,萊內郡的一處小農舍說起,分兩線年代交錯回溯兩姐妹愛莉德、英格對漢斯的愛以及正被人口販子追逐的俄羅斯女孩瑟拉間驚人的關係,躱在地下的、流放的後裔、持家的女人如何存活……處處諷喻蘇俄、愛沙尼亞間的緊張情勢。赤裸的人性與逆來順受的國家處境是如何殘忍刻劃於三代間,即使被奪走財產與自身,他們如何壓抑內心、藏匿情感自由,這份恐懼又是如何在90後存續在新生代身上。

  作者Sofi Oksanen的母親是愛沙尼亞人,父親是芬蘭人,她的母親、祖母那代皆有痛苦經歷,她認為心靈創傷可以通過藝術為媒介,一代一代傳遞,創傷處理。藉由文學創作讓各國看見歷史的痕跡,沉默的敍事學中,善用廚房、裙子、食物、蒼蠅、烏鴉、窗簾、地板……等象徵,把女性所受的各種社會問題再次剖開或遮掩,美麗年輕的她成功引起大家注意。

  救贖《PUHDISTUS》鋒利的架構,民族國家血腥政治的事件,沒有英雄式的神話出現,以純粹的愛隱喻壓抑在戰亂下,人民所能選擇與表現的愛意,貼近現實且驚悚,直到最後結局,仍餘波中顫抖。

 

每個人都可能為愛犯錯,當命運之神再次給你面對錯誤的機會時,
你會選擇贖罪,還是帶著這個秘密活下去?

天下文化即將在三月底推出蘇菲.奧克莎儂出版的新書《救贖》。蘇菲.奧克莎儂是歐洲近年來最備受矚目的文學新星。光是憑《救贖》一書,她幾乎拿下了北歐所有文學大獎。《救贖》描寫在環境壓迫下,兩代女性為了生存必須面臨的挑戰。奧克莎儂以二十世紀紛亂的愛沙尼亞為背景,用舞臺劇換幕的方式,將兩個女人的過往今昔交錯層疊,拼湊出一段令人顫慄、感嘆又無奈的家族故事。儘管時間流逝,但歷史終將在人的記憶裡留下永恆的痕跡。
本書不僅囊括多項文學獎,也即將改拍成電影。報導評論本書就像史迪格‧拉森的作品一樣能夠擄獲讀者的心。透過文字,引發人們共同的恐懼與矛盾。《救贖》曾經讓歐洲讀者陷入瘋狂,如今我們要把這個瘋狂分享給你。

榮獲歐洲重要文學獎項
★歐洲書獎 ★法國費米娜獎 ★FNAC小說獎

囊括北歐所有文學大獎:
★北歐理事會文學獎 ★芬蘭國家文學獎 ★芬蘭讀書俱樂部獎
★米卡.沃爾塔利獎 ★魯內貝格獎 ★卡勒維.安提獎等

★版權售出四十多國‧即將改拍電影

絕望的土地開不出善良的花,因為埋藏了最赤裸的人性。
她因恐懼而做出抉擇,成為時代的倖存者,也種下多年後贖罪的契機。
如果命運之神再次降下考驗,她該選擇犧牲自己,還是帶著愧疚活下去?

一九九二年,蘇聯政權垮臺,愛沙尼亞人民歡慶俄國人離開,但年邁的愛莉德選擇窩居僻鄉,深居簡出。愛莉德在院子發現了一個年輕女孩,她衣衫不整,渾身爛泥,像隻被丟棄的小動物。女孩那驚懼的眼神、緊繃的肌肉,喚起愛莉德過往的記憶:唯有死亡,才能塑造出這種身體。她想知道,這女孩到底經歷了什麼?

五十多年前,少女愛莉德與姊姊英格住在愛沙尼亞。愛莉德遇見愛國青年漢斯,頓時墜入愛河。然而,他的目光只停留在姊姊身上,痛苦的愛莉德強壓心中妒忌,等待命運對她伸出援手。到了一九四○年代,蘇維埃紅軍勢力進入愛沙尼亞,漢斯自然成為被剷除的目標,愛莉德決心要保護漢斯,就算必須背上羞辱,也在所不惜……

【作者介紹】

蘇菲.奧克莎儂(Sofi Oksanen)是歐洲最近年來備受矚目的文學新星,光是憑《救贖》一書,她幾乎拿下了北歐所有文學大獎,另獲得有「北歐的諾貝爾文學獎」之稱的北歐理事會文學獎,並成為該獎最年輕的獲獎者。《救贖》的版權已賣出超過四十國,在歐洲引起熱烈討論,不僅得到歐洲書獎和法國四大文學獎之一的費米娜獎肯定,她更創下法國FNAC小說獎的先例,成為首位非法籍的得獎者。
二○○七年,她創作的劇本「救贖」(PUHDISTUS)登上芬蘭國家戲劇院演出,甚至成為芬蘭國家戲劇院的常備劇碼。二○○八年,同名小說《救贖》出版,一炮而紅,久踞芬蘭暢銷排行榜冠軍,獲獎無數。芬蘭《首都報》讚譽此書「宏偉、令人顫慄,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想閱讀、書寫並出版的小說」。奧克莎儂於二○○九年獲愛沙尼亞《信使報》選為「年度風雲人物」,是芬蘭最有潛力的年輕作家。

【名人推薦】

李立亨(資深藝術策展人)、袁瓊瓊(作家)、黃素娟(誠品信義店副店長)、楊佳嫻(作家)、盧郁佳(金石堂書店行銷總監)、鍾文音(作家) 戰慄推薦(人名依姓氏筆畫排列)

【各界好評】

百分百的傑作、絕妙好書。我希望全世界的讀者,真正的讀者,都來讀《救贖》。──南希‧休絲頓,《斷線》作者
《救贖》確實是一部驚人的小說,讓人心碎,同時又滿懷希望。經由兩個女子的故事,蘇菲‧奧克莎儂呈現了一個國家被蘇聯、西方,以及歷史本身反覆傷害,但仍試圖站穩腳步的故事。——拉拉‧瓦彭亞 (Lara Vapnyar),《家有猶太人》作者
文字調性令人聯想到伊恩‧麥克尤恩的《贖罪》,這部作品堪稱斯堪地半島最棒的犯罪小說。這件苦澀的珍寶預告了,文采洋溢的奧克莎儂筆下肯定會出現其他傑作。
──美國《科克斯書評》
蘇菲‧奧克莎儂已然成為一個文學現象……《救贖》是一部精采絕倫的作品,緊抓住讀者的想像力。——英國《泰晤士報》
令人讚嘆的作品……奧克莎儂刻劃出一件有渲染力,同時充滿人道關懷的藝術作品。——美國《新共和》雜誌,Jacob Silverman
別跟我借《救贖》,我不會跟它分開的。我讀《救贖》讀了兩次。第一次讀的時候,我全神貫注,連女兒對我唱歌也無法讓我停下來……這本書的敘述太吸引人了,讓我第二次讀的時候整個人深陷其中……將會像史迪格‧拉森的作品一樣擄獲讀者的心。
——美國《康科德箴言報》,Megan De Vorsey
權力和失去是《救贖》的主題……它提醒了大家那些我們寧可遺忘的事,那些發生了、卻不被世界正視的事。這個故事包含了數百萬人的人生,他們被迫作出不可能的決定,幸福人生被竊取,……可和瑪琳娜‧路維卡的傑作《烏克蘭拖曳機簡史》和《兩輛拖蓬車》相比。
——《經濟學人》(線上版)
奧克莎儂熟練地處理雙主線和多重觀點,讓人一頁接一頁,最後到達戲劇性的結局。推薦給喜愛托爾斯泰和巴斯特納克等俄國作家,以及以愛欲與背叛為主題的當代作品的讀者。
——美國《圖書館期刊》
假如您今年只能讀一本書,就讀《救贖》吧。
──丹麥《Elle》雜誌
《救贖》一書殘忍、扣人心弦又精巧,迴盪著懸疑氣氛:未說出口的祕密和羞愧之事……像網一樣覆蓋全書,讓讀者一頁頁讀下去……筆觸生動、精確而美麗。
——芬蘭《首都報》
蘇菲‧奧克莎儂是位技巧超群的小說家,漸次開展她這迷人的故事。她能抓住細微而隱晦的戲劇性,呈現扭曲的心理和因愛而自我欺騙的理由。芬蘭能以此閃亮新星為傲。——丹麥《晨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