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年代.jpg

 

/薩芙

阿卡迪亞(arcadia),這個地名源自古希臘的田園詩,在希臘真實存在的州,原文有避禍之意,被西方引伸為世外桃源。希臘神話傳說當人們不再互相惡鬥,這裡將再次成為天堂。這句拉丁文”Et in Arcadia ego”,意思是「我也曾在阿卡迪亞」,指出天堂曾經存在,卻被人們遺忘。而在巴黎羅浮宮內,藝術家普桑把阿卡迪亞的牧羊人映在碑文上的影子,提醒人們對生命意義的追尋。

由此看來,《魔幻年代》所要表達的面向就是不斷追尋生命的意義。

故事描述劇組八人從倫敦前往阿卡迪亞的路上,不時出現幽靈纏繞的現象,代表初始之心的「奇爾夫」,以及黑暗之心「馬拉索」竊竊私語般,穿梭在勞歐等人的言談、腦海間,有時他們噤聲不說出「馬拉索」。勞歐試著用各種目光去看劇組裡的人格與時間跟記憶起了什麼作用,他們隨身帶著的問題、恐懼、夢魘、憂慮跟罪疚,就像那二十二件行李,是隨身攜帶困在自己心中的怪物,而旅行讓這些怪物找到平靜還是充滿樂子。車站、街道、畫作與閱讀,以紀錄片鏡頭的方式,呈現他們心智衝破了生活牢寵的自由景象,一場又一場的靈魂內鬥。

以情節來看,較為單向直線,較少意外與轉折,集中於意念與言辯,人物配合演出。全文的語言抽象,多處隱喻,場景跳躍,有時得反覆咀嚼再三,但不一定能完整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念。有時不經意間,則可以擦出一些人生經驗的火花。好比有些段落:「習慣是一種惡魔的力量」、「我們常被不可見的擊倒,焦慮、精神官能、壓力、癌症,等我們看出產生的影響,幾乎太遲了。」。「思念一處世上任何家鄉都無法比擬之處,阿卡迪亞就是那慰藉的象徵,一個延遲實現的極樂應許。

作者班.歐克里藉由形塑阿卡迪亞這個概念,以魔幻寫實的手法,試著將哲學、神學、心理學、引用文學融合一處。據作者所言,自創俳句小說(Stoku)的形式,其四大規則為:必須如夢一般、必須有個統一主題、必須提到天氣或氛圍、必須有個靈光一閃的啟示。從世界俳句協會資料中,甚至有灣俳、英俳、台俳……不枚勝舉。從漢語跟西歐字音在吟咏時,就會碰上不同的隔閡,像是音節、律動。這又是另一嚴謹的研究了。

他的布克獎小說《飢餓之路》的音節律動就讓舌頭跳彈,「起先是一條河。河變成了路。路向四面八方延伸,連通了整個世界。因為曾經是河,路一直沒能擺脫飢餓。……帶著所有這些遺憾,他們回到了神祕的幽靈之鄉。」

而阿卡迪亞並非幽靈之鄉,此地確實存在,是實體,卻又是藝術家手中的虛構,一處物質風化後的僻壤,顯得頹喪。

作者指出我們這個世代的魔幻情境,一個不斷歸零、重新開始的方向。”Et in Arcadia ego”這句死神之言,也許是作者誘使讀者閱讀的一種催化。

 

書名:魔幻年代

作者:班.歐克里BenOkri

譯者:謝靜雯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6/10/8

 

arrow
arrow

    薩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